1922年,少奇同志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期满,回到上海。这时他已经是一名党员了(1921年在莫斯科由团转党)。党中央派他到工人运动的领导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当时我正在北京长辛店和唐山的铁路、矿山工人中间搞工人运动,时常到上海开会,所以与少奇同志见面的机会又多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人运动方面,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那时候,搞工人运动对党来说,这是个新课题,中国历史上的革命运动从没有过这种形式,所以,党经常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起初,我们这些大都只读过中国书的青年,以为中国搞革命的传统就是农民起义。远至陈胜、吴广,近至太平天国都是这样。每次改朝换代,都是靠农民起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所不同了,他主要是组织全党,通过全党在军队里搞武装起义。所以,到底如何组织工人运动,大家知道得很少。讨论起来,意见也不一致。以后,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对搞工人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才明确,意见也统一了。少奇同志在讨论中,介绍了苏联的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对大家认识工人运动的意义帮助很大。正是由于少奇同志对工人运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他后来在相当的时间内,一直投身在工人运动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1年党成立后,毛泽东回湖南领导湘区委员会,在组织工人运动方面曾做出7很大成绩。但是,长沙产业工人很少,党主要是在泥木工人、缝纫工人、人力车工人等一些手工业工人当中开展工作。而安源(当时属湘区委员会)却是产业工人大量集中的地方,铁路、矿山工人有一万几千名。他们饱受帝国主义分子、封建把头,官僚买办的压榨,生活最苦到了极点。1921年,毛泽东曾亲自到安源作了一个星期的调查,尔后,派李隆郅(即李立三、蒋先云,黄静源、陆沉、毛泽民等同志到安源直接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当时,少奇同志在上海和我谈话时,曾谈到去安源组织工会的问题。他认为,去安源开展工人运动非常重要。因为那里的工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好,合乎党的基本政策和要求。党应该把这里作为南方工人运动的一个重点。少奇同志的分析,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组织赤色工人运动,重点应该放在产业工人方面。

不久,少奇周志由上海被派往湖南湘区委员会任委员,参加了长沙的工人运动。那年秋天,毛泽东又派他从长沙去安源开展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