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工作文体
(一)计划
班主任工作计划,就是对一定时期的班级工作,于事前就有关内容及方法步骤等作出筹划与安排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1.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种类
(1)总体计划
总体计划即一个教学班在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的整体流程计划。
(2)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即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3)专题计划
专题计划即某个专题活动的计划,如文明礼貌月活动计划等。
2.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格式
班主任工作计划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这几部分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期限、班级、内容、文种构成。
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一(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或:高一(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2006.2—2006.7)
专题计划涉及的时间期限比较集中或比较固定,在正文中又要专门交代,所以,在标题中可省略“期限”,如《初一(1)班春游活动计划》。
(2)正文
正文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前言。简要说明制订计划的原因和依据。原因往往涉及到学校领导的要求等,而依据则主要是对本班基本情况的分析和认识。
②工作和指标。这部分要写清做哪些工作(既要有基本任务,也要有具体项目),做到何种程度,数量、质量上要有明确的指标。
③步骤和措施。这部分要写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去做,如何保证做好,以及相关的时间安排、人员部署等。
正文或采用条款式写法,或采用说明式写法,或采用表格式写法,还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
(3)制订者和日期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学校名称和制订者姓名,并写上制订时间,如:
××中学×××制订
年月日
(二)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就是对前一段的班级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作出评价,找出经验教训,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文书。
1.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按不同的标准可分成不同的类别,但我们认为,按内容的涉及面把它分成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两大类,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因为它们可以把各式各样的总结都包括进去。综合性总结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全面,而专题性总结是就某项工作或某一方面的经验等进行专门性的总结,内外集中。
2.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内容和结构
班主任工作总结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三部分构成。
(1)标题
综合性总结的标题通常标明班级、工作总结和期限。
如:初一(1)班工作总结
(2005.2——2005.7)
或: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1)班工作总结
专题性总结的标题,或标明班级、内容和文种,如《初一(1)班艺术节活动总结》;或交代主要内容,如《我怎样做班主任工作》;或采用正副标题的写法,以正题概括总结的内容,以副题显示文体特色(如“回顾×××工作”,“谈谈×××的体会”之类)。
(2)正文
通常情况,正文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基本情况。主要指总结的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等。
②主要成绩。就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要用事实材料和必要的统计数字来说明,有时也可做对比说明。
③基本经验。就是要说明实践活动的做法、体会和取得成绩的原因,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总结经验要有观点,有材料,二者有机统一,从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④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写没有做好、没有完成的工作,或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或实践活动中的缺点、错误,以及产生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等。
⑤努力方向,是写以后的打算,如何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等。
以上内容,并不是必须一项项都写到每篇总结里。它们既可以合并,也可以省略,还可以突出某个方面,这要根据总结的目的、要求来定。
正文在结合的安排上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条文式。也就是把总结的内容按性质和主次轻重逐条排列。它不是明显地分成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几个部分,而是用一、二、三、四……这样的条文形式标明分段顺序,把有关内容全糅合进去。
②小标题式。基本情况写成一个前言的形式,主体部分按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成若干层次,分别冠以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写一个方面的内容。
③全文贯通方式。全文不分条目,也不用小标题,而是围绕中心,一气呵气。有的先写做法,后写体会和经验教训;有的夹叙夹议,将做法、收获、体会融为一体;有的把工作划分分成几个阶段,再按时间顺序介绍情况,谈论体会;等等。
(3)署名和日期
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学校名称、班主任姓名和写总结的时间,如:
××中学班主任×××
年月日
(三)家长信
家长信与一般书信相同,是由信封、信瓤两部分组成的。
1.信封(横式)
由邮局发出的信,要写上双方的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发信人地址、发信人。收信人要以较大字写上“×××同志”。后面还可写“收”、“启”、“鉴”等字样,也可不写。托人转交的信,一般在左上方写“请面交”或“烦交”等,中间写“家长同志收”,右下方写“×××托”或“×××拜托”等。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能对某些家长有特定的称谓,但这些称谓不要出现在信封上,因为信封是写给邮递员或送信人看的。所以,诸如“×××叔收”、“×××阿姨收”等写法都是不规范的。
2.信瓤
信瓤由称呼、问候、正文、致敬语、署名和日期等组成。
(1)称呼
对收信人的称呼,通常写“家长同志”即可。这样称呼比较灵活,适应面广,家长是学生的父亲、母亲乃至其他亲人都可涵盖,而且也反映了通信双方的关系。称呼要单独成行,顶格书写,以表示尊敬有礼貌。称呼之后加冒号,以示领起下文。
(2)问候
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独立成段和下文连续起来均可。家长信的问候语写个“您好”或“近好”即可。
(3)正文
正文包括缘起语、主体文和总括语三个层次。缘起语说明为什么写这封信。主体文写是怎么一回事情。总括语是讲希望对方如何,或总结这封信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家长的印象。正文要一个意见一段。
(4)致敬语
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家长信的致敬语写“此致——敬礼”或“祝——好”即可。“此致”或“祝”是一截,写在正文最后一行的后面或下一行的空两格处均可;“敬礼”或“好”是一截,写在前一截所在行的下一行顶格处。
(5)署名
在致敬语后一截的下一行偏右处要署上自己的姓名。在姓名之前应再加一个身份——班主任,在班主任与姓名之间空一格。
(6)日期
写在署名的下一行,再靠右一点,含年、月、日。
(7)附言
信写完了,如果感到有需要补充说明之处,或又想起了一些什么事情要告诉对方,则可于日期下空两行空两格处写附言,格式是:先写一个“又”或“另”或“附”字,加上冒号,把话补上,然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不加标点符号;或先写“又及”二字,后面加冒号,然后把话补上;或直接把话补上,然后在下一行偏右处署名,署名后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不加标点符号。
家长信使用的信纸,以学校公用信笺为宜,十六开的白纸、稿纸也行,不要随便撕一张小纸片或用花花绿绿的信纸。使用的笔、以钢笔,圆珠笔或毛笔为宜,不用铅笔,更不能用红色笔写信,这会被认为是绝交信。
(四)操作评语
1.操作评语的内容
操作评语的具体内容是各地、各校以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规定的,涉及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行为表现以及学习、体育健康等方面。此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还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2.操行评语的写法
操行评语一般包括优点、缺点、努力方向三个方面。但“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在教师得当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下,会产生一种锐意进取、刻苦学习的动力,从而进步较快,甚至出现奇迹。所以,我们写评语时重点是指出成绩,指出长处,肯定进步;缺点,包括不足也要友善地指出。具体写法有以下两种。
这是一种传统的、通用的写法,采用的是评价的方式,判断的语气。例如:“该生能遵守《中学生守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尤其是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做了不少好事,在文体活动中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但学习成绩稍差,主要是学习方法欠妥,希望改进方法,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是一种正在探索的写法,就是教师用饱蘸着情感汁液的笔来写评语,摆事实,如数家珍;发议论,如促膝谈心,目的是产生一种以情动人的感染力。例如:“当你扶起那一辆辆被风刮倒的自行车时,当你双眉紧蹙、聚精会神地演算那一道道难题时,当你带伤坚持跑在长跑比赛的一圈圈跑着上时,作为老师的我,怎能不为你的热心、勤奋和顽强的精神而高兴呢?”又如:“如果你能抓紧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那么,我想你的成绩是不会如此不尽如人意的,你又不比别人笨,难道就甘心落后吗?衷心希望你在下学期能把成绩追上来,我相信会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