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案编写程序
(一)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和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二)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只有教材重点才重要,其他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
1.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
2.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3.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
4.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
5.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
(三)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四)设计教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五)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六)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1.常见教学方法的功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对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能。
2.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思维特点是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就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使学生不好接受,造成难点。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原则。
(2)所教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已学过的知识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4)教师自身及学校情况,要扬长避短。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方法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