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二 退伍军人的正气歌
朱文泉
读了杨东标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如意之灯——储吉旺传》一书,我的感受很深。一个“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形象,生动而鲜明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储吉旺曾经在原南京军区后勤部船舶大队当过5年兵。5年的部队生涯,给予了储吉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困难,遵守纪律、勇于拼搏的品质。1995年,他光荣地被评选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在出席表彰大会时,他激动地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我后来的人生经历,我后来所取得的一点成绩,如果说,都有一种力量支撑的话,那这力量来源于部队的锻炼。是5年的部队生活,给我意志,给我毅力,给我品质。”
这是储吉旺的由衷之言,说得很好。
退伍后,储吉旺的人生道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改革开放大潮初起,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一大潮之中。他创立了以研发、生产、营销搬运车为主业的外贸企业,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危机,与外商打交道,让“如意”的产品立于世界之林而历久不败。我们可以从《如意之灯》中读到大量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的描写。他与形形色色的外商打交道,坚持原则,充满智慧,真诚待人,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让我想到,他在面对创业道路上的磨炼之时,无不体现了部队生涯对他的积极影响。
储吉旺不但执着于对企业的艰苦奋斗,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是一个很有精神追求和精神境界的人,他深深体会到一家企业越是办得好,越是在规模、效益上获得成功,占有的社会资源也就越多。因此,反哺社会成了他自觉的认识和行动。他助医、助学、助贫,热心慈善,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至今,他的捐赠慈善款达1亿3千万元。在他的带领之下,整个企业的慈善之举蔚然成风,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对战友情深,退伍后仍然对他们殷殷关切。当得知战友面临困境,他便慷慨相助。当读到《如意之灯》书中那些感人的小故事,我们不禁对主人公油然生敬。而这些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育他的结果。
读《如意之灯》,让人读出了一身正气。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正能量的文学艺术作品。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造就了许多储吉旺式的先进人物,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去反映他们塑造他们,是时代赋予作家、艺术家的使命。《如意之灯》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投身于伟大的时代洪流之中,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照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这本书给我们积极而深刻的启示。
(作者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