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读杨东标《如意之灯——储吉旺传》

金风玉露一相逢——读杨东标《如意之灯——储吉旺传》

荣 荣

眼下,国内喜欢文学并接触文学刊物的人,几乎都知道宁波的《文学港》杂志有一个年度的刊物大奖,该奖是由一位叫储吉旺的企业家、慈善家、作家设立的。作为这本刊物的主持,我最明白,储吉旺先生设立的奖项给我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带来的推进作用。当然,本文的主题不是感谢储吉旺先生对我刊的善举。但阅读这本传记,我还是先翻看目录,找到书写储吉旺先生花千万元在我刊设年度大奖的那些文字。我想知道杨东标老师是如何书写储吉旺先生这一善举的,因为这是他坎坷曲折却很辉煌的人生中,与我的工作、事业与爱好交集的最密切的部分。这件事,杨东标老师专门详细地询问过我,也可以说是采访吧。杨东标老师的文字功力自然是不用质疑的,他将储吉旺先生当初毫不犹豫地支持《文学港》杂志的壮举讲述得非常清晰,并将此善举归结于他的家乡情结和对文学的热爱。让我高兴的是,他还将储吉旺先生感动我的一个述说写进去了。那是我们去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与储吉旺先生签署完文学奖协议时发生的事,他对我说,文学奖是精神层面的奖,与助学之类的慈善行为不一样,它是激励人纯化人的奖励。为了配得起这个奖,让拿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奖的作家以此奖为荣,他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由此,我想到这本传记的意义。这本以储吉旺先生丰富厚实的人生履历为巨大内核,以杨东标先生扎实传神的传记功力为架构的传记,传递出的是大半个世纪的时代沉浮和社会变迁,留给当下和后世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的乐善好施的美德、坚韧坚强的毅力、强大的内心和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完美诠释。其实,它在我眼里已经很完美,是真正满格的正能量。

传记有多种写法,以编年辅排、忠实再现传主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的人生足迹,是最常见的。但杨东标老师更像是一名严谨的剖析者,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内核分门别类,有机切割,精心谋篇。读这样的传记文字,就好似目睹一幅肖像的绘制,一笔一画,从一个个细部看到最后生动传神的全貌。这也是杨东标老师擅长的,写起来特别得心应手。当年,他的《柔石二十章》就是这样写的。他写《此心光明——王阳明传》,部分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文章布局灵活,事例更加生动,对传主的刻画更通透传神。

读着这本传记,好几次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潘志光先生为储吉旺先生写的长篇诗传《冬天与春天》,那是我很喜欢的一本诗传。潘志光先生写的诗传是以传主的一个个人生故事和事件的时间为线串起来的珍珠项链,而杨东标老师写的传记打乱了时间之序,是用传主的精神和品格为线串起来的珍珠项链。他们都非常好地呈现了储吉旺先生精彩的人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都富有诗意。他们在刻画和塑造有血有肉的传主上,都很见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的印象中,杨东标老师多才多艺。他是剧作家、作家,还是书法家,是一个令我等晚辈敬仰的多面高手。这也讲个配不配,值不值当吧!他替储吉旺先生写传记,传记作家与传主,平白地让我想起了也许并不恰当的“金风玉露一相逢”的词句。在此,我祝贺杨东标老师又一本力作诞生,感谢他为当代宁波文学又留下一部恢宏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