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之灯——储吉旺传》一版后记
杨东标
2013年的一个冬日,与吉旺兄聚会。席间,他邀我为他写一本传记。其时,我正在写《此心光明——王阳明传》。《此心光明》花了我很大的精力。这部书是中国作协直接组织的,我必须认真完成。退休之后,我拥有了写作的黄金时间,再不用像在位时忙着各种琐事了。我专心致志地写作了10年,剧本、长篇传记、散文集、辞赋,等等,成果还算可以。但是,我明显感到自己心力不济,毕竟岁月不饶人,我已不再年轻。双眼昏花是常有的事,由于抽烟导致呼吸道发炎,苦不堪言。我想,我不应该再接受长篇之类的创作任务了。
但是,面对挚友吉旺兄的热情邀请,我是不能推辞的。
2014年6月,《此心光明》顺利出版,我如约来到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吉旺兄与我是近半个世纪的朋友了,对他传奇的一生,我大多是熟悉的。
但真正要动笔写他,还是要做点更深入的准备工作。大约花了半年时间,我读了(大多是重读)他的所有著作、他人写他的书——其中有传记,有诗传,有通讯,有评论,还有反映如意公司发展、壮大历程的《如意报》合订本,还有一切与如意有关的文字资料,还有如《宁海县志》《储氏家谱》等有关书籍,我边读边做笔记,边构思提纲。与此同时,我又采访了近百位有关人员——他的战友、学友、文友、老同事、下属,还有他本人及他的亲人。他也希望我听听与他持不同意见人的看法,这当然很难,但是多少还是听了一些。我不会用电脑,也没用录音笔,逢听必记,一套掉了牙的老办法、笨功夫。就这样,一个比先前更清晰的血肉丰盈、感情饱满、细节丰富的储吉旺在我眼前立了起来。这半年的时间没有白花,有了这半年的功夫铺底,我的笔可以落到实处,不必担心漂浮起来。他的人生实在是太精彩了,他的故事实在是太生动太丰富了。我并不想把这本书的文字写得太长,但是还是写了这么长。宁波文学界的几位朋友听说我写了一部40余万字的传记,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没办法,就是有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写呀。
2015年元旦我开始动笔,2016年1月底初稿完成,整整1年又1个月。13个月的岁月,我尽情地沉浸在我烟雾弥漫的书房里。可以说,我的这部书是烟雾熏出来的,也是用心血滴成的。2016年春节来临的时候,我终于将初稿画上了句号。
生不立传,这是中国的传统观点,而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口述或撰写的自传早已把这一惯例打破。只要能为社会和历史留下一些有益的东西,活着作传又有什么不可?当然,价值是有高低之别的。有些有钱人委人作传,沽名钓誉,附庸风雅,在这个物欲甚嚣的社会里也是常见的。
作家为企业家作传,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为此,我亦想了很多。我曾经认真读过《乔布斯传》,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初始时,沃尔特没有答应乔布斯的要求,当然他也是在繁忙中。后来,他还是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乔布斯的一生。他觉得值。在他的笔下,乔布斯显得很真实。乔布斯不仅具有非凡的毅力、意志、创新精神,开创了世界性的信息产业的新天地,而且他身上的那种疯狂暴戾、喜怒无常、既可爱又不近情理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布斯传》给我的启示是多重的。其中之一是,企业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有独特贡献的。企业家的人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种生存状态,他的成功、失败、喜悦、悲伤的意义,可以给人们某种特殊的警示。作为客观反映人类社会的文学,可以把笔触伸入到社会的角角落落,为什么不能描述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在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中,所展示的独特的品格,难道不能大书特书?显然,社会上的某些眼光是一种偏见。
《乔布斯传》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它的发行量是巨大的。这是一部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采访、构思、撰写《如意之灯——储吉旺传》的过程中,有一点感受让我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储吉旺是值得书写的。这是我得以花很大的精力、十分投入且认真地完成这部著作的支柱,而不是其他。
我时时为他的精神而感动。这种感动是超出朋友的感情界限的,是一个作家对传主的感动,是文学对生活的感动,是心灵对品质的感动。一个贫苦农家出身的孩子,经历了时代所带来的种种遭遇,有欢乐,有苦难,有顺利,有挫折,直至站到了改革开放大舞台的风口浪尖。他以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他同时又是精神上的修行者,热爱文学,乐于慈善,珍惜荣誉,信仰崇高,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从中获得人的尊严和价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不计人间的各种眼光和议论,踽踽而行,执着地走自己的路。他说,他最大的安慰是一生没有虚度。
我的这本传记由100多则故事构成。储吉旺的一生都是故事。他非常善于讲故事,当然也包括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有血有肉的故事胜过一切空洞无物的说教。听了他的故事,我们才能体会到在这些跌宕起伏、曲折生姿的故事里,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悲苦欢欣、他的精神风貌。这是故事的魅力。许多故事让我怦然心动,我说给别人听,别人也怦然心动。当然,储吉旺也不是一个完人,他有他的性格脾气,他有他的行事作风。他有长处,也有短处。他十分理性,也容易激动。他八面风光,也有独处的内心悲苦。但是有一点很鲜明,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向善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而决不狗苟蝇营、卑劣低下。
所以,写这本书是值得的。
传记的本质是真实。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传记有多种写法。我写的是文学传记。一般地说,编年史式的传记,文字比较严谨,也比较枯燥。文学传记则运用文学的手段,更注重构思、细节、心理描写以及语言个性及节奏。文学传记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枯燥的缺乏趣味的叙述从较少人的阅读中解放出来,以小说、散文化的语言,把故事化、情绪化、艺术形象化的效果呈现给读者,阅读起来更具有快感,从而也获得更多的读者。
但前提还是要真实。此前,我曾经写过两部长篇文学传记,一部是《柔石二十章》,一部是《此心光明》,我坚信真实是具有力量的。因此,文必有证、事必有据、无证不信是我必须遵守的信条。古人倡导的“不溢美,不隐恶”是我必须坚持的原则。写储吉旺的传也同样,容不得我有半点的虚构,哪怕一个小细节、一个小背景,我总是将它们落到实处。有利的是,这与写已逝的人物不同。人事俱在,只要你下点功夫,多作采访,分析比较,拥有第一手资料,你就可以以客观真实立基。
当然,文学传记有文学传记的行文规则。适度的渲染、心理的开掘、语言的夸张,都是允许的。尤其是注重感情色彩的描绘,可以让读者与传主的心灵接通,可以让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获得了文学书写的自由。我期望,我奉献给读者的储吉旺是真实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眼泪有欢笑的人物形象。
啰唆写来,就此收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这部书的人,你们增添了我写作的力量。我的笔力有限,但我已尽了努力。我希望我的交卷能及格,则为我之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