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图16-1【玉屏峰】奇峰怪石,峭崖绝壁是黄山的风骨。这里的山峰,劈云摩天,云凝霄汉,气象万千;巧石星罗棋布,竞相崛起,惟妙惟肖,玉屏峰便是其中之一。顺着山路攀登,路过慈光阁、半山寺,经过“一线天”,穿越文殊洞,即可到达玉屏楼所在的玉屏峰,其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宛如一座玉石屏风。
图16-2【迎客松】黄山松,以其顽强的生命,奇异的姿态,而名冠于世。它们苍郁枝虬,刚毅挺拔,既能在平岗陡崖密布成阵,又能在奇峰峻岭“独树一枝”,昂然翘首。它们或立或卧,有俯有仰,或像人,或像兽,或枝杈四伸,或盘曲倒挂,真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邮票画面上即为生长在文殊院洞顶的一株寿逾千年的古松,其伸出的一枝,恰如招手迎接客人,由此得名“迎客松”。制成的迎客松铁画,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成为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图16-3【后海松石】后海即黄山的后边的风景。站在清凉台上观后海,可见峰峦叠嶂,奇峰怪石,云雾缭绕,满山松树,宛若仙境。邮票画面上即以碧空下的松林和山峰展现后海的美景,其中远处有巨石峭立峰顶,名为“观音峰”,在茫茫云海中显得格外悦目而宁静。
图16-4【清凉台】建在狮子峰腰部的一座三面临空的危岩上,海拔1 700多米。其原名法台,为黄山九台之一。台侧山岩上有“天然图画”、“清凉世界”等题刻。台下有“扇子”、“破石”等古松。近处有“猴子观海”、“望仙台”等著名风景。游人登临,可凭栏尽览后海景色,并可瞭望东方日出,为黄山一绝佳景处。
图16-5【天都远眺】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笔直陡峭,高耸入云,极为险要,《黄山图经》说:“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后人凿开石路,装置石柱、铁链围栏,始可达峰顶。但远望登山山径,就像一架笔直的绳梯挂在悬崖上,约千米之距的登山石级,坡度都在70度以上,其中一段长约百米的“鲫鱼背”,光秃秃,两侧为万丈深渊,虽有护栏,但攀登至此,未免令人胆战心惊。然而峰顶却平如手掌,上有“登峰造极”石刻,并有一可容百人的天然石室,室外有石,如醉汉横卧,名“仙人把洞门”。邮票画面即远眺天都峰的景色,正是“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图16-6【剪刀峰】黄山重峦叠嶂,峰峰相连,72峰中包括36大峰,36小峰,参差错落,形态各异。剪刀峰便是以其峰巅状似剪刀而得名。此峰在天都峰西南侧,峰体孤峭挺拔,剪锋交错,剪尖刺天,为黄山怪石中的著名景观。
图16-7【万松林】黄山松,针叶短而稠密,姿态多而秀丽,它们不像一般松树那样直接生长在泥土中,而是依山势和风向而扎根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它们历经千年风雨,坚强不屈,独立不移。邮票画面即为一片树冠平削,比比挺立的万松林,它们植根于贡阳山与狮子峰之间的岩石间,洋溢着蓬勃生机。
图16-8【梦笔生花】位于散花坞中,堪称松石奇景,石峰突兀挺拔,圆锐如锥,亭亭玉立;峰顶有一松树蟠绕而上,直达峰尖,枝干扶疏,如花似锦;四周花木簇拥,秀色可餐。据《黄山志》载:“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峰巅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其松名花松,其峰名笔峰,又名笔花峰。其后面是散花精舍,前面还有笔架峰、飞来钟、骆驼石、老翁钓鱼等景观,互相辉映,妙趣横生。每当春暖花开之际,散花坞里百花争艳,绿叶流碧,把梦笔生花这一奇景装点得更加壮观。正是“一枝梦笔对苍天,思绪盈腔涌笔峰”。“天然一管生花笔,写遍奇峰入画图”。现峰顶的那棵笔花松已枯死。
图16-9【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黄山最高峰。它峻峭高耸,气魄雄伟。围绕主峰,有众多小峰环列,犹如盛开的莲花,故名。峰顶一丈见方,名为“石船”,由于其险,难以登临,据《黄山志》载,有吴龙翰、鲍云龙、宋复一三人,于宋咸淳四年(1268),历经艰难,费时三天,终于成为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批登上峰顶者。现已修筑石级供游人攀登。
图16-10【西海云潮】黄山群峰的暖湿空气形成起伏的云雾,似云海。银浪滔滔,神奇缥缈,变幻莫测,给千山万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邮票画面即是站在排云亭上所见到的西海云潮,白茫茫的云雾弥漫恰似无边大海的波涌浪翻。
图16-11【黄山古松】黄山世称有十大名松,邮票画面上这棵生长在始信峰巅的松树,便是其中之一。始信峰海拔1668米,在黄山东部,左有石笋峰,右有上升峰,三峰并立,成兄弟手足之势。峰顶有渡仙桥,桥畔有接引松,曾接引过历代许多文人雅士过桥来峰顶,抚琴赏景,故该峰又有“琴台”之称。据记载,明末清初名士江天一,曾在琴台独自弹琴,余音袅袅,经久不息,曾有“寒江子独坐”石刻。清朝一隐士名江丽田,亦曾在这里鼓琴作歌,台前有松名“聚音松”。
图16-12【东海观潮】夜雨初晴,云雾蒸腾。站在白鹅岭上观东海,白浪翻滚,云潮弥漫,整个山区如茫茫海面,只有一些山头露在云海线上,宛如海中小岛。随着天壁上逐渐显出的玫瑰色晨曦,朝阳即将升起,群峰将被染红,邮票画面即展现了这一时刻的壮观景色。
图16-13【石笋峰】黄山奇峰如林,目不暇接,危岩绝壁,各有千秋。邮票画面上的这片峰林,状似刚刚露出地面的鲜嫩竹笋,故名。其中,又有“仙人下棋”、“十八罗汉”等景观。罗汉大小不一,高低不同,有的伫立,有的静坐,有的撑伞遮雨,有的曳杖登山,形态各异,有趣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称黄山又一佳景。
图16-14图【石猴观海】石猴即为蹲踞在高山上的一块状似猴子的巨石,每当云雾状似大海汪洋,石猴神似远望,故称“石猴观海”。云雾散去后,群峰壁立,深壑为堑,石猴状如跳跃,又称“石猴过山”。天晴日朗,石猴前方太平宁静,一片平畴无际,别呈一番景象,则称“石猴观太平”。邮票画面上即为“石猴观海”之状。
图16-15图【狮子林】为一片昂然翘首的松林,因在狮子峰南侧而得名。狮子峰在黄山北部,状如卧地雄狮。狮首有丹霞峰,腰部有清凉台,狮尾有曙光亭。而狮子林即分布在雄狮张口之处。这里有明朝万历年修建的庙宇和黄山十大名松中的麒麟松、凤凰松,是游人必到之地。
图16-16【蓬莱三岛】蓬莱三岛为三座尖峭笔立、参差不齐的山峰,其峰极如削,无法攀登,云海苍茫,宛若仙境,由此得名。邮票画面即玉屏峰上的“蓬莱三岛”奇景。

黄山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