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邮票解析

图5-1【太湖·洞庭山色】以描绘洞庭东、西两山秋色佳景为邮票画面。洞庭东山是太湖最大的半岛,位于苏州西南30千米的吴县境内,岛畔山环水绕,港湾屈曲;岛上幽谷深坞,群峦叠翠,且漫山花果,盛产枇杷、杨梅、白梨、黄梨、福橘、蜜橘等,而碧螺春茶更驰名中外。西坞的紫金庵罗汉雕像,东山镇光明雕花大楼,都极为精巧别致,令人目不暇接。洞庭西山,在东山西北,是太湖最大的岛屿,面积62.5平方千米。岛南石公山是太湖胜景之一,山上有归云洞、夕光洞、一线天等胜迹。近年在岛西修复了林屋古洞,曲折幽深,钟乳石千奇百怪,闻名遐迩。

图5-2【太湖·鼋渚春涛】以鼋头渚的春色为邮票之主图。太湖的主景区梅梁湖,是太湖北半圈伸入无锡所形成的袋形水湾,其精华地段的南犊山,有状若鼋头的山渚突入湖中,故名“鼋头渚”。这里依山傍水,远眺波光帆影,近览庭园桥亭,山水妩媚,气象万千,有“湖光鱼龙跃,山阴草木香”之美景。登上鼋头渚72峰山馆,小南海等处,可从不同角度观赏万顷太湖之风光。鼋渚涛声是鼋头渚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丝丝,涛声则轻缓流畅,和谐而有节奏;如遇狂风怒号,浊浪滔滔,则轰然巨鸣,犹如万马奔腾。

图5-3【太湖·蠡湖烟绿】以五里湖(蠡湖)畔蠡园夏季的晴红烟绿盛景作邮票的画面。蠡湖是太湖的内湖,得名于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在此泛舟的传说。清代的钱国珩有诗赞之“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蠡湖景区的主景点蠡园,原为渔庄和蠡园两个园林,1952年建千步长廊,把两园合为一处,成为江南著名的水景园林。该园三面环水,以水饰景,假山真水相映成趣,建筑多傍水、贴水、压水而构,千步廊壁嵌苏轼、米芾等书法砖刻;四季亭东西相向,南北对称,亭边分别种植春梅、夹竹桃、金桂、腊梅等四季花树,春夏秋冬,鲜花常开。

图5-4【太湖·寄畅清秋】以展现寄畅园典雅秀丽,幽静清远,独擅山水之胜的江南园林秋容为邮票的图案。寄畅园是太湖风景区“锡惠景区”的主景点之一,坐落在无锡惠山东麓,南邻南朝480寺之一的“惠山寺”遗址,由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于明朝中叶以后修建,距今已近500个春秋。明朝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在原有僧房基础上,垒山凿池,点缀花木,营造别墅,取名“凤谷行窝”。后为秦跃继承,清初秦德藻加以改筑,增添幽谷深涧,引进二泉之水,园得水而活,日臻完美。秦跃系东林党人,官场失意,罢官回家,心情郁闷,便寄情山水,将园名改为“寄畅园”。该园以借景、引泉、掇山、理水见长,建筑洗练,以少胜多,在江南园林中独树“山麓墅园”之一帜。清帝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每次均幸此园,很受赏识。今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即是乾隆以寄畅园之格局仿建。站在寄畅园的“七星桥”头,隔着清池“锦汇漪”,太湖明珠——无锡的风水宝塔,即锡山之巅的龙光塔,被借景入园,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典园林,尤擅一种苍凉廓落的韵致,令人陶醉。

图5-5【太湖·梅园香雪】以梅园晚冬的梅雪争胜,暗香活动之香雪海美景为邮票图案。梅园在江苏无锡市西南,北背龙山,南临蠡湖,与鼋头渚隔水呼应。亭、台、宝塔,错落有致。园内植梅树近4000株,早春花发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东南著名赏梅胜地。“琼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又擅“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之情趣。清芬轩外有荷池,楠木厅前种有桂花,夏日荷花开放,中秋桂子飘香,更显出梅园清幽古雅。梅园是荣毅仁副主席的父亲、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与其兄荣宗敬两人,于1912年在清初徐殿一进士的小桃园故址上始建的,1913年后先后购地150亩,植梅千余株。在次年建屋三间,名“香雪海”,并疏浚研泉。1915年,荣德生自书“梅园”和“洗心泉”,并进行刻石。1955年荣毅仁按父亲遗愿,将梅园献给国家。

小型张【太湖·包孕吴越】以鼋头渚的绝佳美景为小型张主图。晚清无锡知县、巴州谬伦于光绪辛卯年(1895)正月初八,与范孟养、余成之、倪子威、钱叔严、钱海泉泛舟太湖于横云石壁,顿觉这里气势雄伟,便欣然命笔题书“包孕吴越”、“横云”,镌刻于这横云陡峭石壁上。这“包孕吴越”的摩崖石刻,以胸贮2400平方千米汪洋,纵横2400年历史的如椽之笔,高度概括了太湖的自然与人文之美,突出了这里雄伟的境界,为太湖风景区最得体的点题之作。仅从自然风光看,这里是南犊、中犊、后湾、大箕、小箕诸山绕水屏列所形成的黄金水湾。其间,鼋头渚和大箕山夹水呼应,更有以灵气、秀气、仙气著称的三山岛,处于该水湾视轴线的中心位置。因此,该处以山水组合特别紧凑、特别宜人而成为太湖风景区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