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解析

邮票解析

图4-1【悬空古寺】建于北魏后期,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有大小殿宇楼阁40余间,其间有栈道通连。寺内有三教合一的释迦、老子、孔子殿,以及数十尊铜铸、铁铸、泥塑、石刻的佛像。悬空寺建于南北走向的金龙峡内,建筑者在高约200米的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充分利用了风化造成的深不过十米、长约40~50米的凹槽这一特殊空间,倚岩作基,就崖起屋,将建筑物与悬崖凹壁密切结合起来,可谓构思奇巧,布局险峻,造型独特,为建筑史上所罕见。该寺历经千余年,饱经沧桑风雨,却依然安然无恙,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一是由于峡谷幽深,免去日光之曝晒;二是建在崖壁凹处,免受雨水冲刷;三是周围为岩峰所阻,免去狂风沙石袭击,减少风化侵蚀等。再者,悬空寺为佛、道、儒三教一体的宗教场所,历代无论信奉何教,均重视对其保护修缮。还有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古代建筑高超的工艺水平及对力学原理的科学利用,体现出悬空寺建设者的智慧和才能。邮票画面上,以低角度的仰视取景,建筑群依险峻的山势,高低错落,垒石为基,就崖起屋,悬柱撑持,倚壁而立。尤其是中间那座楼阁下的三根长长的支柱,直插底部岩缝,把悬空古寺险峻、奇幻、绝妙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图4-2【恒山雪霁】邮票画面为全景式构图,以俯视角度取景,表现出恒山雄浑起伏的山势和瑞雪初晴后的沉静、厚实的冬景图。

图4-3【北岳恒宗】走进恒山,越过金龙峡谷、石门峪口、磁窑口和恒山水库大坝,远远望去,只见弯弯曲曲的恒山古道上,一座耸天峭岩,突兀挺立,在山峰峭壁之上,鬼斧神工般刻着“恒宗”两个大字,这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字,即恒山大字岭石刻。字高23米,宽13米,如天庭悬匾,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大有顶天立地之势。据考,该石刻始凿于明成化三十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完好如初。邮票画面上,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以仰视角度取景,使绝壁上的“恒宗”二字格外醒目,画面下部和右上方弥漫的云雾,更使山峰烘托得磅礴、雄浑;“恒宗”更加辉煌、神圣;山峦更显粗犷、伟岸。

图4-4【云中胜迹】位于恒山主峰对面山崖间的飞石窟,为恒山十八景之一。窟前有“云中胜迹”碑,说明此处的高险。这里原是一处因垂直崩塌而造成的凹壁,北岳寝宫就坐落在这形似缺了一壁的坚井底。寝宫建于北魏,为旧日恒山主庙。窟内还建有后土夫人庙。窟口古松苍郁,花草繁茂,环境险中有幽。邮票画面上,采用俯瞰的手法,表现出高耸的山峰、参天的古树和掩映在凹处的北岳寝宫。山岩上升腾的浓云,烘托出恒山的高峻;蜿蜒的台阶小道,显出山崖间的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