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花园
泰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首。“五岳”所包括的内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经过许多演变。据考证,远在尧舜时代,就有“五岳”的称谓,但那只是汉代经学家的想象。在五岳之说问世以前,“三岳”、“四岳”已经出现,据《南岳志辑要》记载:“山高而尊者岳,唐虞四岳,至周始为五岳”。这是有文字记载五岳最早出现的年代。西周以华山为中岳,吴山(陕西陇县)为西岳,泰山为东岳,恒山(河北曲阳县西北)为北岳,南岳何指已不可考。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以嵩位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故改中岳为嵩山,其他四岳不变。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写道:“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汉武帝时,以嵩山、泰山、天柱山(又名霍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华山、恒山为五岳,汉宣帝又将南岳天柱山改为衡山,至隋开皇九年(589)衡山称南岳成为定制。唐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封禅嵩山时,又曾改中岳为神岳。北宋以后,嵩山中岳名称又被恢复,明代以今山西浑源县恒山代河北曲阳县恒山为北岳。至此,五岳形制才最后确定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相沿至今。
东岳泰山,横亘于我国山东省中部,起伏绵延200多千米。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城北,海拔1532.8米,为我国东部沿海第一高峰。据考证,泰山大约生成于2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而在几十万年前,泰山还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在我国众多名山中,泰山可谓成名最早,享誉最盛,至少在4000年前,人类即已开始了崇拜泰山的活动。那时,泰山名岱,古人把岱看作神州诸山之宗,故又称它为“岱宗”。“泰山”一名,最早见于《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泰山风光壮丽,地势优越,人称“天下名山第一”,又有“山至泰山,天下无山”之赞誉。泰山地区又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南面和北面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别有6000年和4000年的历史。到了商代,泰山地区已成为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春秋时,泰山成为齐鲁两大强国的边界。处在这样一个古代文明发达地区,泰山自然就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同时,历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使泰山地位倍增。封,筑坛以祭天;禅,扫除以祭地。泰山拔地通天,气势雄伟,又位于神州东部,古人视它为紫气之源、神灵之宅,俨然是天的象征。于是,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便在这里大搞祭天告地活动,以后的秦二世、汉武帝、唐高宗、宋真宗等都曾多次来此封禅,清代乾隆几次到泰山致祭,为历代帝王之冠。此外,泰山的驰名还与人们在这里的造神活动有关。大约在原始社会,泰山神——东岳大帝就诞生了。汉武帝册封五岳,泰山“五岳独尊”,成为神山里最高的一级。秦代以后,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问世,连东岳大帝也为之逊色。朝拜泰山的人盛时达10万之众,使泰山日臻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