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情商的父母,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做高情商的父母,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乐乐今年5岁了,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这天,乐乐正坐在书桌前看漫画书,忽然听到阳台上传来妈妈的叫骂声。乐乐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妈妈晒在阳台上的床单被楼上的李阿姨浇花给弄湿了。妈妈正和李阿姨“隔空对骂”呢!乐乐看着妈妈生气的样子,心情十分复杂。

几天以后,对门周叔叔家的小狗在乐乐家门口“方便”,乐乐看见后立刻破口大骂起来,不仅“出口成脏”,还非要周叔叔洗干净不可。这让周叔叔感到十分无奈,也让乐乐的妈妈惊诧不已:小小年纪居然学会骂人了,这可怎么了得!可是转念一想,几天以前自己不也是这样和楼上的李阿姨对骂的吗?乐乐妈妈突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言行在无形中影响到了乐乐,所以乖巧懂事的乐乐才会这样“蛮不讲理”的。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对错,这时候父母的好恶就成了孩子日常行为的“准则”。孩子会有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并且希望借此得到父母的欢心。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第一课堂,只有高情商的父母才可以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的确,父母教会孩子说话、吃饭、走路、表达情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模仿和崇拜的对象。如果父母的情商不高,不能够以身作则,从情绪、情感、品德、性格、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给孩子明确的指导和教育,不能够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

小志的父母一直信奉“不打不成才”的教子“名言”,因此只要小志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一点儿小差错,就会惹来妈妈的“口头教育”,或者爸爸的“手头教育”。小志每天都生活在惊恐之中,因为他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招来父母的不满。父母的教育方法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小志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后来还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一名医学博士。虽然小志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可是他却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结婚以后,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还经常对自己的妻子施加暴力。每次动手之后,他都感到懊悔不已,其实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只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一些小事情就“火山爆发”了。

和小志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鹏鹏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小时候,鹏鹏的学习成绩很一般,高考的时候还落榜了。可是他的父母情商都很高,从来没有责骂或者殴打过他,即使偶尔犯了一些小错误,父母也总是耐心地引导、理解他,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在良好教育环境中渐渐长大的鹏鹏,情商也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很多,他懂得调整自己的情绪,懂得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生活也很独立。等到鹏鹏结婚以后,他还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妻子与父母之间的“小矛盾”,让一家人始终其乐融融地生活在阳光之中。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良言一句暖人心,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打骂”的教育环境中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卑、懦弱,甚至对他人充满了敌意,日后还有可能以同样“打骂”的方式去伤害其他人。父母可能并没有想过,自己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话,或者不经意的一个动作,都会让孩子小小心灵掀起巨大的波澜。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教育的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千差万别。父母想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的问题。

那么,怎样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父母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父母应该重视“榜样的力量”

父母千万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父母在要求孩子不能撒谎的同时,自己也要“言而有信”。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轻易地给出一些承诺,等孩子安静下来之后又将自己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父母渐渐地陷入了信任危机,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想:爸爸妈妈都经常撒谎,为什么总是要求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呢?因此,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2.父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快乐的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这充分说明了情绪的巨大“威力”。父母们常常觉得孩子的情绪让人捉摸不定,可是却忽略了自己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想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当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平时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随便动怒,更不能恶语相加或者大打出手。父母应该找到恰当的排解方法,让孩子理解你的情绪现状。如果父母情绪失控,向孩子发了脾气或者动了手,一定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并且向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此外,如果孩子表现出恐惧、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时,父母也不要坐视不管,而应该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的危害。

3.父母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想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首先要让自己积极乐观起来,平时要有豁达的心胸,待人接物的时候要保持诚信友爱的态度。即使生活中遭到一些困境,也不要轻言放弃,悲观失望,而应该坚持不懈,努力战胜一切坎坷崎岖。父母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具有活泼、大方、乐观、坚忍不拔的性格特点。

4.和孩子一起加入到不同的人际交往圈子

如果家里有客人来访,父母可以将客人介绍给孩子认识,让孩子也参与到接待客人的活动中,尽显“小主人”的风采。当父母去一些可以携带家属的社交场合时也可以带上孩子,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这样有利于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本领。除此之外,父母不要经常窝在家里,平时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加入到不同的人际交往圈子;在乘车、购物、逛公园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孩子去付费,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5.做“有心”的父母,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

为了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孩子的情绪异常时,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该尽量给予满足。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父母的能力范围之外,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哪些是自己不能做到的,并且说明理由,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总之,孩子的情商发展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父母想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