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存钱罐”,让孩子成为理财“小专家”
给孩子一个“存钱罐”,让孩子成为理财“小专家”
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钱了,有不少孩子甚至有了自己的银行账户。父母完全可以利用这方面的资源,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也很有帮助。因为理财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父母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管钱、用钱,那么孩子就会只知道花钱,从来不知道自我控制。社会上的啃老族、月光族、卡奴族等越来越多也折射出年轻人在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
刚上小学的时候,飞飞与其他的孩子一样,每天都能从爸爸那里拿到零花钱。自从飞飞升入小学三年级之后,爸爸觉得该让飞飞学习理财了,于是把一天一给的零花钱渐渐变成了一周一给,再后来又变成了一月一给。
平时,飞飞的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很少在家里吃饭,因此飞飞的零花钱里也包括了这一个月的“饭钱”。刚开始的时候,飞飞还能够计划着用钱,后来到了每个月中旬的时候就没钱花了,最悲惨的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里,已经成为“月光族”的飞飞只能用开水泡面吃了。
多数孩子从小就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最开始的时候可是只能一些好吃的零食,后来慢慢地有了零花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拥有的可支配“财产”也越来越多。孩子的年龄越大,自主意识越强,这时父母如果不给予适当的理财指导,让他们养成有计划地消费的习惯,那么日后想要改变孩子就很难了。
美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也曾经说过:“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许多年轻人正是因为不会理财,有钱就一直花得两手空空,才让这些人很难事业有成。”
8岁的小米从小就学会了大手大脚地花钱,尽管爸爸妈妈总是提醒他“要管理好自己的存钱罐”,可是小米只会把爸爸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
平时在学校里,小米是“小卖部”最忠实的顾客,只要是他想吃或者想玩的东西,不管多贵,他都会花钱买下来。因为小米知道,当他没钱花的时候,还可以向爷爷奶奶要,他们总是那么“爱”他,总是背着爸爸妈妈给他大把的零花钱。
爸爸妈妈发现,小米的理财意识太淡薄了,于是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再随便给小米零花钱,而是着重培养小米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爸爸妈妈先让小米把每周的交通费、学习用品费、零花钱等做一个详细的预算,等爸爸妈妈一致审核通过后,他才能够拿到每月的零花钱。根据小米的预算,他每个月可以从爸爸妈妈那里拿到100元零花钱。爸爸妈妈建议小米,其中40元用来买学习用品,30元用于交通费,剩下的小米可以自由支配,但他必须按照计划用钱,每周都要建立收支簿,并交给爸爸妈妈审核。当然,爸爸妈妈也给小米的爷爷奶奶做了思想工作,让他们以后不再私自给小米零花钱。
自从这个新的消费计划实行以来,小米的理财能力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刚开始的时候,小米会超支,后来在爸爸妈妈的不断指导下,他渐渐地学会了有计划地消费,有时到了月底还有“一大笔”余钱呢!
随着小米的年龄不断增长,爸爸妈妈开始教他一些深入的理财知识,比如告诉他什么是银行、基金、保险等。此外,爸爸妈妈还非常注重实践的作用,只要一有机会就带着小米到银行去,让他办理存款、取款、转账等一些简单的业务,以加强他对此的了解。这样,小米在学习理财知识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实践的机会。
现在的小米在学校里可是一名理财高手了,他还经常和小朋友们讲述自己的理财经历,让小朋友都从小学会理财。
教会孩子有计划地花钱,这是父母培养孩子情商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合理地消费自己每一个时期的零花钱,让这些钱花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也许父母已经为孩子“花钱”的种种问题而伤透了脑筋,每次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总不忘提醒几句:“一定要有计划地消费,否则你会从一位‘富翁’变成‘乞丐’!”这些话在孩子听来,简直老得掉渣了,他们通常会很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知道了,真啰唆!”
事实上,父母想让孩子学会理财也很容易,以下几种方法可供父母参考:
1.教孩子从小学会储蓄
理财的基础是储蓄,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拥有的钱可能并不多,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储蓄罐,让他把平时的“余钱”放进储蓄罐里。等孩子长大一些,拥有的金钱数目比较大,又不愿意让父母代管的时候,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并用孩子的名义开设银行账户。
2.教孩子有计划地消费
父母应该教孩子制订合理的理财计划,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消费。比如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父母就要提醒孩子:这周他能拿到多少零花钱,能够买些什么东西,如果超支了会有怎样的后果等。总之,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有计划地消费是一个好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将来独立生活后成为“月光族”或者“卡奴”。
3.让孩子把开支记录下来
父母还应该给孩子规定,每天把自己的开支记录下来,这样能够方便父母和孩子掌握零花钱的流向。同时,孩子看到清楚的账目,也能够从中分析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有没有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如果孩子能够从开支记录中找出自己的各种消费陋习的原因,也有利于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消费习惯。
4.教给孩子一些投资方法
当孩子的储蓄积累达到一定的金额时,父母就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投资方法了。要能够让孩子知道——把钱花在正确的地方,会让钱变得更多,这样他们就会对理财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在国外,很多父母都会教孩子一些投资方法,孩子们早早地就接触到了股票、基金、债券、拍卖等理财知识,这一点值得中国父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