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性
如何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性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父母发出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简直太无法无天了,你说他一句,他非得顶撞你十句不可!”“可不是嘛!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简直比什么都难!明明是孩子做得不对,你说了他,他还会搬出一大堆‘道理’出来,让人无言以对……”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权威往往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它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先决条件,也是孩子自觉遵守教育规则的基础。假如父母毫无权威与信誉,将很难赢得孩子应有的尊敬、信任和服从,那么任何教育都无法正常实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有的父母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平时总喜欢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给孩子留下一点儿“反驳”的机会。这些父母以为,只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孩子才会畏惧父母,才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这样的权威形象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呢?父母的权威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小哲的故事。
为了在小哲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性,小哲的爸爸一向对小哲十分严格,因为爸爸觉得,当爸爸的就是应该让孩子感到畏惧,这样孩子才会“言听计从”。
小哲的确很畏惧爸爸,平时几乎不主动和爸爸说话。爸爸问他什么,他就答什么;爸爸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有半点的不顺从。也许是由于爸爸的形象在小哲心目中太过权威了,平时他总想躲着爸爸,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一辈子都不和爸爸打照面。
在爸爸的严厉管教下,小哲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小哲却在私底下对他的同学说:“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学习,你们看我这么努力,只是为了过我爸爸那关而已。”
“难道你是为你爸爸学习的吗?”小哲的同学笑着问道。
小哲回答:“是啊,我就是为我爸爸学习的。你不知道,我爸爸平时有多么严厉,他从来没有对我笑过,而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有时候我都在怀疑,我到底是不是他亲生的,为什么他一点儿也不爱我呢?”
天底下有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在上面的故事中,小哲爸爸树立的“权威形象”却给孩子造成了那样的误解。如果孩子觉得父母的权威是不爱自己的表现,那么他们还能一门心思地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吗?
在童话故事里,孩子喜欢和蔼可亲的外婆,厌恶凶狠可怕的大灰狼。同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整天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孩子就会与其疏远;如果父母和蔼可亲,总以微笑面对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与父母保持亲近。当然,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应该讲究方法,否则只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权威形象”而让亲子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为了在孩子面前正确地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父母不妨学习一下琳琳妈妈的做法:
晚餐的时候,4岁的琳琳居然把一盘鸡翅膀端到自己面前,并且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最喜欢吃的鸡翅膀,你们谁也不许吃!”
妈妈一听可火了,琳琳这么小就学会了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长大了还了得?于是妈妈对琳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琳琳不听,妈妈就把她的饭碗拿走了。谁知道,琳琳居然和妈妈对着干,吃起盘子里的鸡翅膀来,还冲妈妈大叫:“你这个坏妈妈!我不喜欢你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知道是时候保持自己的权威了。于是妈妈毫不留情地将琳琳“请”进了卫生间,让她面壁思过,然后又让爸爸在10分钟之后进去做她的思想工作。妈妈扮演严厉的角色,而爸爸负责事后的安抚工作。
等事情过去之后,妈妈又为琳琳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饭菜,当然也包括琳琳最爱吃的鸡翅膀。当琳琳的情绪平静下来,妈妈又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十分亲切地对琳琳说:“妈妈很爱琳琳,只是刚才琳琳做的事情不对,所以妈妈才那样严厉的。”琳琳点了点头,知道自己不对,从那以后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这样,妈妈既保持了自己的权威,也没有让琳琳产生畏惧、抵抗的心理。而且妈妈渐渐发现,琳琳不但不会再独自霸占着好吃的东西,有时候还会主动把她爱吃的东西留给家里的长辈呢!
父母的权威不是靠板着一张脸或者大声训斥孩子建立起来的,真正的权威是让孩子心服口服,从内心深处尊重、听从父母的意见。那么,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呢?
1.批评孩子要用平和的语调
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火冒三丈,对孩子大发脾气。因为事情已经那样了,父母再怎么生气也于事无补。还不如平心静气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寻求解决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脸上应该尽量保持微笑,这便是给孩子改正错误最大的鼓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常有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够用平和的语调指正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就会更容易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更容易对父母产生敬畏的心理。
2.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
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就应该注意平时的言传身教,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理解,即使责备孩子,态度也不要过于严肃,而应该摆眼前的事实,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并且给孩子一些有意义的建议。这样久而久之,就算父母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孩子也能够明白父母的用意,从而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父母这样的权威形象,并不是依赖言语或者行为的压制,而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在孩子内心树立一个是非标准,这样孩子就会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错。
3.用“爱”树立权威
事实上,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权威形象的最好方法就是全心全意地爱孩子。这不仅是父母的天职所在,同时也能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与辛苦,从而使孩子心怀感恩之情,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父母的权威与爱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相反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可以共同存在。正是由于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会给孩子制订种种规则,才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父母有必要保持自己的权威。这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够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能够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稳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