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发泄,疏通比截流更重要

允许孩子发泄,疏通比截流更重要

如果有一天,你的宝贝“乖乖女”忽然情绪激动地和你发生口角,作为父母你会不会感到十分生气呢?如果有一天,学校里的老师忽然打电话告诉你,一向乖巧懂事的儿子居然在学校里打架了,作为父母你会不会感到火冒三丈,想要狠狠地揍儿子一顿呢?如果有一天,这些事情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作为父母,也不要感到大惊小怪,而应该让孩子好好地发泄一回,因为孩子也需要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

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各种情绪会像波涛一样淹没孩子的平静与理智,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如果孩子总是把一些负面的情绪放在心里,而得不到有效正确的疏导和发泄,那么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甚至让孩子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出来。

12岁的莹莹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小女孩儿,由于家里比较贫寒,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尝尽了生活的艰难。爸爸妈妈时常教育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好好学习。因此,当别的同学课堂上“开小差”的时候,她总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当别的同学玩耍的时候,她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课桌。

莹莹的努力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由衷地佩服,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她准能够取得年级前三的名次。莹莹喜欢看到爸爸妈妈拿着自己的成绩单笑眯眯的样子。

然而,在最近一次测验中,莹莹发挥失常了,最后只得到年级第五的名次。这一次“失误”给莹莹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老师开始询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有学懂,爸爸妈妈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摇头叹息。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莹莹喘不过气来,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好恨自己,其实那些题我都会做的,只是由于一时大意而出了错误。我觉得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每当看到他们摇头叹息的样子,我的心中都像刀扎一样难受。我也对不起关爱我的老师们,当他们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我居然还在胡思乱想……”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莹莹一直没有从那次“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她总是感到内疚,可是却找不出一个可以发泄自己情绪的出口。终于有一天,她开始了自虐。每当她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就会用指甲狠狠地掐自己的胳膊。

不过,莹莹的学习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惩罚”而好起来,相反由于心中的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宣泄,她的学习成绩反而一落千丈。

即使是父母,也有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与自己的想象不相符的事情,或是遇到某种突发事件。这时往往会产生伤心、焦虑、厌恶、恐惧等情绪。可是由于孩子的生活经验太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这类情绪,于是往往就表现得非常极端。这时候,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训斥、责备,以成人的要求来对待孩子,而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表示充分的理解,让孩子明白:他们也有发泄自己情绪的需要,不过最好不要把身边的人当作出气筒,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理智!

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之后,父母会发现他比以前更懂事了。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并且对父母的宽容表现出感激之情,这时候父母再对孩子进行一些适度的说教,一定会让孩子心服口服的。

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孩子的情绪在父母的压制下长期找不到一个发泄的出口,必然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失常。那么,父母应该让孩子如何发泄不良情绪呢?父母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引导孩子用眼泪把不良情绪带走

父母不忍心看到孩子哭泣的样子,更很难意识到应引导孩子用泪水排解心中的不快。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遇到委屈、愤怒、恐惧的事情时都会选择哭泣,这时父母不可加以制止。因为孩子在哭泣的过程中可以缓解自己紧张的神经。另外,眼泪还可以帮助人们排出体内的毒素。当孩子的情绪产生巨大的波动时,父母一定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哭泣,尽快地排解不良情绪。有些父母非常讨厌孩子的哭声,因此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们就会采取强硬措施进行严厉制止,这种做法很不好。不过,让孩子哭泣毕竟不是最好的渠道,因为这种方法会让周围的小朋友认为孩子很懦弱,尤其是男孩儿,过多的哭泣会让同伴瞧不起。所以父母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

2.让孩子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旦陷入了某种困惑或者某种不良情绪之中,如果一味地责备自己的过失,耿耿于怀,就会让自己更加狼狈不堪。这样的情况同样会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或其他不开心的事情,父母要指导孩子不要把眼光停留在自己跌倒的地方。首先要和孩子沟通,看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给孩子提出预防类似问题的建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陪孩子跑跑步、踢踢足球,孩子的不良情绪会在剧烈的运动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排解。

3.让孩子学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事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倾诉既可以得到对方的认同,又可以缓解自身的压力。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向他人倾诉的习惯,那么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可以很快地排解出压抑在心里的感情,否则就容易养成不愿与人交流的孤僻性格。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当他有不顺心的事情时,一定要说出来,以获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同情和安慰。当孩子跟父母倾诉自己遇到的麻烦时,如果父母能给予安慰和理解,那么就能让孩子的不安很快消除,给孩子带来一种安全感。

总之,父母在平时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情绪有所变化的时候,应该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只有让孩子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才能让孩子的情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