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
帮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
父母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课,就是帮助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认识自我,就是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认识自我”主要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同时还包括应该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特点等。对于孩子来说,认识自我也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够区别自己与别人,自己与事情的关系;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他们开始学着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简单地区分“我”以及“我以外的事情”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直到某一天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丽丽今年才2岁半,属于那种喜欢调皮捣蛋、好奇心特别重的孩子,家里的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
最近几天,爸爸妈妈发现丽丽特别喜欢照镜子,总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有时候还会问爸爸妈妈:“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呢?”
爸爸妈妈总会被丽丽的话逗乐,争着回答:“像我!像我!”
“为什么我长得不像我自己呢?”丽丽的小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用十分稚嫩的声音问爸爸妈妈,“我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呢?我是谁呢?”
爸爸妈妈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随口说:“你就是丽丽啊!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
“哦……”丽丽点了点头,继续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她看看自己的头发,看看自己的衣服,看看自己的小脸蛋,还是一脸疑惑的表情。
“我”究竟是谁呢?这可能是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后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由于孩子最初很难确定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因此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种角色模糊的状态。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认识自我”,也就是孩子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与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等。“认识自我”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孩子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如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是否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是否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等多个方面。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1.引导孩子认识现实中的“我”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比较,让孩子对现实中的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用日记、摄影、录像等方式记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与过去的“我”比较,从而认识到“我”是否有所进步;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比较,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的差别,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
2.引导孩子认识他人心目中的“我”
孩子最初都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他人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说,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父母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和印象,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父母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权威,给予孩子正确而积极的评价,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3.有时候故意说错一件事情
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可以故意说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者一个孩子知道的故事。比如,有一天特别晴朗,万里无云,你却故意说成“今天天气真不好,看样子快下雨了”,然后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看看孩子能否发现父母的错误,这样的练习能够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以及逻辑智能。
4.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家庭成员的情绪变化,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练习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从而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看看自己的各种表情及情绪变化,或者运用绘画的方式,让孩子在本子上画出不同的表情。
5.教孩子正确定位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怯懦,缺乏自我的个性;如果孩子只看到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自大、狂妄、目中无人。因此,父母有必要教孩子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6.修正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父母平时还可以多与孩子谈谈心,给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机会,鼓励孩子多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梦想。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父母就应该及时进行引导,修正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比如,孩子形容自己是一个动作慢吞吞的人,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你是一个做事情不急不躁的人,不过在时间紧急的时候,你也能够加快自己的速度赶上去的。父母这样评价孩子,不仅认同了孩子的优点,还对孩子提出了一些期望。
7.告诉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不仅要让孩子认识自我,还应该让孩子认识他人,认识集体和周围的世界,要让孩子学会在群体中活动,并且看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优点。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跳出自我的局限,对于孩子日后进入社会将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确,一个能够认识自己的孩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情商,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