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孩子一双“慧眼”,交际中增强防范意识

借孩子一双“慧眼”,交际中增强防范意识

5岁的小博文是一个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平时,小博文特别喜欢和人交往,见谁都是“自来熟”。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小博文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客人开门、打招呼;有时候在大街上遇到陌生人,他也总是与别人搭讪,并且聊得非常开心。

起初,爸爸妈妈觉得这是孩子善于交往的表现,是高情商的孩子才有的能力。可是后来爸爸妈妈渐渐觉得,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小博文基本上没有一点儿防范意识,无论在大街上遇到谁与他打招呼,他都会抱以百分百的热情。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似乎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而且在聊天的时候,他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地址,有时候别人给他零食或者说带他去玩,他也是满口答应。

爸爸妈妈渐渐担心起来,虽然信任他人是孩子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可是没有丝毫的防范意识却是不可取的。因为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孩子就不会遇到坏人!为此,爸爸总是教育小博文,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或者跟陌生人走。可是小博文却总是不听。没办法,现在只要上街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毫不放松地拉着小博文的小手,生怕他走丢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都像故事中的小博文一样,由于年龄较小,思想比较单纯,又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因此很难分辨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好人还是坏人。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适当的安全教育,让孩子拥有一定的防范意识,那么当孩子遇到坏人的时候,很容易就会酿成悲剧了。

孩子缺乏最基本的防范意识,往往是由于父母教育上的疏忽造成的。试想一下吧,一个没有任何防范意识的孩子,就像一只天真的小绵羊,一旦遇到罪恶的黑手,孩子很容易就上当受骗,甚至遭受到相当严重的伤害。

一位报社的记者,为了调查孩子的防范意识状况,来到了一所幼儿园里。

在幼儿园即将放学的时候,记者先从幼儿园老师那里打听到了一些孩子的基本情况,比如他们的名字、父母及家庭的情况等。然后这位记者假装是孩子父母的朋友,对孩子进行一些试探,看孩子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从教室里蜂拥而出,这时记者发现了自己的“试探目标”。记者走到一个孩子身边,拉住孩子问:“你是刘欣雨吗?”

小女孩看了看记者,有些害怕的样子,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现在你爸爸正在公司里加班,没有时间来接你了,他让我来接你回家,跟叔叔走吧!”记者微笑着对刘欣雨说。

“好啊!”一听是爸爸的朋友,刘欣雨一下放松了警惕,拉着记者的手就往学校外面走。

这时,幼儿园的老师“出场”了,她问刘欣雨:“刘欣雨小朋友,你要上哪里去啊?”

“老师,这位叔叔是我爸爸的朋友,我爸爸让他来幼儿园接我呢!”刘欣雨还在为“骗子叔叔”解释。

“那你见过这位叔叔吗?”老师故意提醒她,“他真的是你爸爸的朋友吗?”

“当然是啊,他还知道我爸爸和我的名字呢!”

“刘欣雨同学,老师告诉你,这位叔叔是一个‘骗子’,他根本不是你爸爸的朋友。以后再碰到陌生人,千万不能跟别人走了,知道吗?”

“可是,他为什么知道我爸爸还有我的名字呢?”刘欣雨还是一脸的疑惑。

“这是老师告诉叔叔的,叔叔和你做了一个游戏。”老师耐心地解释道,“以后你要记住,知道你名字的不一定是你父母的朋友。”

刘欣雨这才恍然大悟,认真地点了点头。

之后,记者又对幼儿园的其他几个小朋友进行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孩子们在面对零食、玩具的诱惑的时候,或者是面对“爸爸妈妈的朋友”的时候,有的孩子会提出一些质疑,但也有不少孩子会选择相信,并且跟对方走。

曾经有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丢失的孩子中,孩子自己走失的只占一小部分,而被人贩子骗走的居然占到了89%。这足以说明,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防范意识,只要有人给他们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他们就会放松警惕,无所顾忌地跟别人走了。在我国,每年至少有数万名孩子被人贩子拐走,这不仅和人贩子的黑心有关,也与父母的疏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能够在平时多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能够教孩子学会一些自我防范的方法,那么人贩子也就不会轻易得手了。

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孩子学会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教给孩子基本的防范意识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不要让孩子擅自离开学校

人贩子的作案地点通常会选择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附近,只要一发现目标,他们就会立即下手。因此,父母平时应该告诫孩子,不要擅自离开学校。只要孩子能够乖乖地待在学校里,就算人贩子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把孩子拐走了。

2.别让外人接孩子放学

不管平时工作有多忙,父母都尽量不要让外人接送孩子,而应该自己亲自接送。同时,还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记住自己家庭的信息,如家庭住址、门牌号、父母的电话等等。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哪天有陌生人接自己放学,一定要先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确认一下,否则千万不要跟他们走。

3.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人贩子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就是用好吃的东西或者好玩的东西来诱惑孩子,因此父母要让孩子记住,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玩具。不要因为别人给了好吃的就认为他们是好人,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尤其是那些自制力很差的孩子,父母一定反复叮嘱,这样,当孩子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提醒自己。

4.让孩子学会求助

父母要让孩子记住,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一定要向警察叔叔或者老师求助。比如,有些孩子会遭遇到高年级同学的勒索,这时就要求助于父母或者老师。但如果情况十分危急,就不要在乎身上的财物,保住自己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脱离危险以后,要立刻把情况告诉老师、父母和警察。

5.不可忽视媒体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看到电视上拐卖儿童的事件发生,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孩子一起分享,并且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父母一起总结悲剧发生的原因。同时,还可以探讨一下,如果孩子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孩子在事实案例的教育下,自然会加深自己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