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子成才,却不拿孩子的兴趣当回事儿

盼子成才,却不拿孩子的兴趣当回事儿

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情商培养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可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很多过激的教育方法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往往适得其反。事实上,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很容易走入教育的误区。比如,有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却不闻不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只要父母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孩子总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和注意力。这时,他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竭尽全力。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而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对父母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和父母发生矛盾冲突。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够促进孩子成才,反而会阻碍其正常发展。

小轩今年才刚刚8岁,可是小小年纪的他却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平时也不爱和同伴玩耍,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一旁。

其实,小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那时候的小轩特别喜欢跳舞,每当电视里播放舞蹈表演时,他总会跟着一起手舞足蹈。为了能够学习跳舞,他成天都跟在邻居大姐姐的屁股后面,希望她能够教他跳舞。

刚开始,爸爸妈妈认为小轩的这一爱好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可是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轩对于舞蹈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甚至为了看电视舞蹈节目而忘记做家庭作业

等小轩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觉得不能再让小轩这样“胡闹”下去了。于是,爸爸妈妈十分郑重地对小轩说:“一个男孩子去学跳舞,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还会被别人当作笑柄!”从此,爸爸妈妈开始反对小轩跳舞,甚至不允许他和那些学跳舞的孩子来往,也不准收看有关跳舞的电视节目。小轩的爸爸妈妈都觉得,只有书本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兴趣爱好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迫于父母的压力,小轩只能够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都在作业的题海中挣扎。

爸爸妈妈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感到庆幸,可是后来,他们渐渐发现小轩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看着小小年纪的孩子总是眉头紧锁的模样,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轩这样的孩子。由于父母完全不重视孩子自己的选择,而是凭着成年人的经验来决定孩子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常常导致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人们眼中的“天才少年”,也不问问孩子是否对音乐有兴趣,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给孩子买名牌钢琴,强迫孩子去参加钢琴学习班,每天回家后还必须坚持练琴。父母这种不尊重孩子意愿的做法,自然会招来孩子的不满,造成亲子间的各种矛盾。

事实上,父母想要将孩子培养成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绝对不能够实行专制教育。只有当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时,孩子才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父母这样的付出才能让孩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上也更加幸福。否则的话,孩子将很难成才。

林强今年刚上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上小学时他还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的二等奖。小学毕业之后,林强就被省级重点中学录取了。

林强并没有让爸爸妈妈失望,即使在高手如云的省级重点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刚开始的时候,初中班主任老师只是觉得林强十分腼腆,不怎么爱说话。可是时间长了老师才发现,这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习上。平时,林强基本上不和同学来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很差,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们闹得不愉快。

按理说,林强的思维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活跃,他的兴趣爱好应该十分广泛才对。可是为什么这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没有一点儿自己的爱好,反而有一大堆的缺点呢?原来,林强的爸爸妈妈一直对他十分严格,从小就教育他:“一切以学业为重!”就这样,爸爸妈妈没有带林强参加过什么活动,也不允许他长时间地和小朋友玩耍。

在这种教育之下,林强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可是情商却很低。这对于林强将来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不管是谁,都很难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好,更无法从中感受到快乐。孩子当然也是如此,当他们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会感到没有意思,甚至极其厌烦。如果父母一再地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让事态变得更糟糕。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父母很难断定他们今后会成为音乐家还是文学家,是飞行员还是外科医生……因为这些人生目标不是应该由父母来为孩子设定的,而要看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无数事例都说明,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才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才能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所以说,兴趣爱好与一个人能否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自然应该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且帮助孩子找到梦想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地阻挠孩子,不把孩子的兴趣当一回事。

那么,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1.给孩子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一生除了读书和考试,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让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变得更加幸福美好。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尽量让孩子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发掘孩子的天赋

为了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父母应该将孩子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带孩子去观看书画展览、听一场音乐会、观察天象、参加体育运动等。当时,父母这样做也不带有功利性,而应该观察孩子在参加这些活动时的反应,从一些细节处体察出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去学习。

3.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假如父母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那么将对他们的好奇心产生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这时候父母还应该注意,问孩子的问题最好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应该用类似“你认为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为什么小草会变绿”“为什么天空会下雪”之类的问题,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让他们主动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时候孩子的兴趣就会自然增强了。

总之,父母想让孩子早日成才,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兴趣爱好的陪伴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