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会让孩子孤立无援
嫉妒心理会让孩子孤立无援
孩子也和成年人一样,会产生嫉妒心理。孩子大约在一两岁左右,嫉妒心理就开始显现。刚开始的时候,其嫉妒多与自己的妈妈有关,比如当孩子发现妈妈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小朋友身上时,就会对小朋友产生嫉妒心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嫉妒心理愈加强烈。
春节的时候,爷爷给了小宝和他的表哥一人一个小礼包。小宝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红色礼包,又看了看表哥手中的黄色礼包,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爸爸妈妈听到哭声后,急忙走了过来,问小宝是怎么回事。小宝哭着把自己的礼包摔到了地上,生气说:“爷爷给表哥的礼包肯定要好一些,为什么我的是红色,表哥的是黄色?”说完又跑过去抢表哥的黄色礼包。
爷爷乐呵呵地笑了,当着小宝的面把两个礼包都拆开,原来两个礼包里面都装着同样的巧克力。小宝这才破涕为笑。
一旁的爸爸妈妈却犯愁了,心想:小宝的嫉妒心为什么这么强呢?仔细想一想,小宝的嫉妒心的存在已不止一两天了。前几天,幼儿园的老师就给小宝的爸爸妈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那天,幼儿园里正在上手工课,老师让小朋友们一人折一架纸飞机。一向聪明机灵的小宝很快就折好了,看着其他的小朋友还在慢慢地折,他又在自己的纸飞机上画了一双眼睛,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别的小朋友,还时不时冒出几句:“你们都是笨蛋,折得这么慢!”等全班动作最慢的小岩都把纸飞机折好了,老师提议说:“现在大家去操场上放飞自己的飞机,看谁折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争先恐后地投掷自己手里的纸飞机。小宝的飞机虽然画上了两只眼睛,看起来很特别,可是飞行能力并不强,刚一出手就垂直落了下来。再看看小岩折的纸飞机,尽管外表很普通,可是却飞得又高又远,飘飘悠悠的就像一只蝴蝶。小朋友们都在为小岩鼓掌,这时小宝心生妒意。当小岩的纸飞机再次起飞时,小宝故意跟上去捣乱,在飞机落地的一瞬间,狠狠地踩了一脚。
小岩的纸飞机被踩坏了,急得直掉眼泪。小朋友们都上前安慰小岩,只有小宝站在一旁,没好气地说:“真是小气鬼!”
最后,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评了小宝,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宝的爸爸妈妈……
希腊心理学家乔治·卡纳卡基斯曾经说过:“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有嫉妒心。孩子的嫉妒心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很多。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
嫉妒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对于现今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由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愿,所有的好东西都应该归自己所有,以及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嫉妒心理。另外,还有些孩子由于自卑,常常会对各方面条件较为优越的同伴产生嫉妒心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嫉妒行为不过是一种孩子气的表现罢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如果一个孩子的嫉妒心过强,那么当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形成性格缺陷,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天桥下的乞丐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饿。
这时,慈悲的上帝出现了,不过只有一个乞丐能够看见他。上帝对这个乞丐说:“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不过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我都可以答应你!”那个乞丐十分虔诚地回答说,“因为我是唯一能看见您的人。”
上帝微笑着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前提就是其他乞丐会得到双倍的报酬!”那个乞丐非常高兴,可是他转念一想:“如果我想得到一个面包,那么其他的乞丐就会得到两个面包;如果我想得到一床被子,那么其他的乞丐就会得到两床被子;更要命的是,如果我想得到一个绝色的美人,那些从来没有碰过女人的臭乞丐就会得到两个绝色美人……这怎么可以呢?”那个乞丐想了好久,也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样的愿望,因为他实在不想让其他的乞丐白白地占了自己的便宜。
最后,那个乞丐狠狠地一咬牙,对上帝说:“请把我饿得半死吧!”
如果把上面的故事看成一个笑话,那么在笑过之后,父母是否也会发出感叹:嫉妒真是一种可怕的心理!那么,作为父母,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呢?
1.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认知水平的有限可能导致孩子对于他人拥有的东西产生一种从羡慕到嫉妒的心理。另外,由于自身的不完美、虚荣心等,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因此,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化解嫉妒心理。
2.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不知道父母是否有所察觉,当你在无意中夸奖“某某孩子越来越可爱了”“某某孩子学习非常优秀”,都会让孩子感到嫉妒。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与其他的同伴对比。
3.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嫉妒心理。因此,妈妈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
4.引导孩子向嫉妒对象学习
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嫉妒对象成功的原因,包括他们是怎样奋斗的。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了,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学习,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这样就能不断进步。还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避免陷入嫉妒中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