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孩子,等于阻碍孩子成长

过度保护孩子,等于阻碍孩子成长

现代家庭普遍呈现这样一种状况:四位老人,两位父母,一个孩子。由于受到两代人的精心呵护,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能力。

父母可能很疑惑,难道孩子的情商过低,是由于家长过分保护造成的吗?父母不妨回想一下,您是否总是担心孩子摔着,而不让他往高处爬?是否总是担心孩子被电着,而禁止孩子碰触一切家用电器呢?是否总是担心累着孩子,而不他参与家务活动呢……

事实上,孩子对于父母的这种过分保护,往往表现得很反感,他们不希望父母总是像放风筝一样,把自己牵在手里。父母有义务保护孩子,可这并不是说要父母时时刻刻都看紧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离开自己半步。

从客观上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生活中的锻炼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孩子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情商自然很低。因此,父母不得不承认,过分保护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小可已经10岁了,可是还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每次做完家庭作业,她总是将书本随手一扔,拍拍屁股就去客厅看电视了,剩下的“后勤工作”妈妈会帮她做好。小到装文具、削铅笔、装笔芯,大到第二天上什么课,需要准备哪些书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的。

后来,为了培养小可的自理能力,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都收效甚微。小可一天天的长大,可是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妈妈。

高中毕业之后,小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可乐坏了辛劳的妈妈。然而,小可走进大学不久,就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她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收拾床铺,甚至连自己上课教室都找不到。

虽然小可的同学们都尽量帮助她,可还是无法解决小可“不能自理”的问题,没办法,最后小可只好选择了休学。她总不能把妈妈带到学校里来照顾自己吧!

这时小可的妈妈也开始后悔了,她想:如果小可小的时候不那么依赖自己,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了。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父母过度地保护孩子,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包办代替,并不是真正地爱孩子,而是一种溺爱。因此,父母应该试着松开那双紧抓孩子的手,给孩子自由成长、自主发展的空间!具体说来,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学会勇敢坚强

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孩子,只会让孩子逐渐养成依赖心理,事事无主见,性格软弱。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勇敢坚强。只有勇敢坚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5岁的欢欢一直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暑假的一天,爸爸和欢欢一起去公园里游玩,当欢欢走到一个小山坡的时候,抬头看了看爸爸,说:“好高啊,我好害怕!爸爸,你抱我上去好吗?”爸爸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一下欢欢的胆量,于是假装没有听见欢欢的“求助”,自己不停地往上爬,还时不时地回头鼓励欢欢:“儿子,加油啊!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快点爬上来,我们一起比赛……”最后,欢欢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爬上了山顶,尽管很吃力,但还是做到了。

2.让孩子学会说“我自己来”

3岁的冬冬今年才刚刚上幼儿园,平时上课都挺听老师的话,可是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独自坐在那里看别的小朋友吃饭,一直要等到老师主动来喂他。

起初,老师以为冬冬哪里不舒服,可是接连好几天都是这样,老师只好把情况反映给冬冬的爸爸妈妈。原来,冬冬从1岁半开始就能够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可是由于吃得到处都是,总是把衣服弄脏,爸爸妈妈就开始喂冬冬吃饭,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冬冬“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经过幼儿园老师的建议,爸爸妈妈决定不再给冬冬喂饭了,看看小家伙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天早餐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没理会一旁正在等待喂饭的冬冬,而是自己吃自己的。过了一会儿,冬冬忽然说:“爸爸妈妈,我想吃饭,让我自己来。”爸爸妈妈都微笑着夸冬冬长大懂事了。接下来的几天,冬冬都高兴地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自己吃饭,在幼儿园也不等老师来喂他了。

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也与成人的观念不同。但是,当孩子信心满满地对父母说出“我自己来”时,父母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给孩子一定的鼓励。这样孩子会获得更多的勇气和力量,也更加独立地解决问题。

3.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孩子总是喜欢玩一些“冒险”游戏,而这些行为在父母眼中是绝对禁止的。然而,父母在了解孩子的特点之后,是否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表示出理解呢?

小雨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儿,每天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总是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追逐打闹。最近一段时间,大街上正在整修马路,马路上车多人挤,爸爸妈妈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小雨出事。正所谓“害怕什么来什么”,一天小雨和几位同学在马路上玩耍,就出了小小的交通事故——还好小雨只是被一辆自行车擦破点儿皮,如果是机动车,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生活中还有许多像小雨这样“不安分”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总喜欢和小朋友嬉戏打闹。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禁止孩子的一切活动,而应该想办法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要伤害别人。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就算爱孩子,也不能过度地保护孩子,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父母应该明白,未来的世界还需要孩子自己去闯荡,父母不可能永远跟在孩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