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做最好的情商咨询师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做最好的情商咨询师
一对年轻的父母急匆匆地来到医院,他们怀抱着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婴儿走进了病房。
年轻的父母显得特别焦急,因为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即使喂饱了也不会停下来。医生劝他们别着急,经过一番诊断后终于找出了“病因”。
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年轻的妈妈身上——为了尽快恢复自己的身材,年轻的妈妈在孩子未满月的时候,就交给保姆照料了,自己什么都不管。结果,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母爱、情感上的交流和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快乐,便以不停哭闹的方式来“抗议”了。
由于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也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最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人们总喜欢用“天真无邪”来形容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还太小,根本没有什么心理活动。其实,心理学家早就证明,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由于孩子的心理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作为父母,想要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就应该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就必需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明白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出现的问题,并且找到最恰当的教育方法。父母应该明白,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征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时刻变化着。然而很多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并不是完全的了解,对于孩子的内心想法也不能完全掌握。比如下面故事中的强强的爸爸妈妈即是如此。
在强强6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决定带他去吃肯德基,算是为他庆祝生日。一家人满心欢喜地出门了,可是到了肯德基门口的时候,强强又突然说不想吃了。
爸爸妈妈十分疑惑地问强强:“为什么呢?你以前不是一直想来吃吗?”
“肯德基太贵了,我不想让爸爸妈妈花太多的钱!”强强的回答可是让爸爸妈妈感动极了。他们觉得强强真的长大懂事了,虽然爸爸妈妈一直劝说,让强强进去,可是强强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于是,爸爸妈妈只好作罢了。
当他们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时,强强突然发话了:“妈妈,其实我一直想买一个东西……”
“想买什么啊?”妈妈好奇地问,她现在真猜不透强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只是觉得“事有蹊跷”。
“我什么都不想买……”强强十分狡黠地笑了。
一家人就这样在大街上闲逛着,强强时不时地冒出一句:“妈妈,我想买一个东西。”可是每次妈妈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都回答什么都不要。爸爸妈妈终于明白,其实强强真的想买什么东西。
“强强,告诉爸爸妈妈,你到底想买点什么东西?”爸爸也很有耐心地询问强强。
“我不敢说,我怕你们不答应……”强强终于小心翼翼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当爸爸妈妈向他保证为了庆祝强强的生日,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以后,强强才大胆地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原来,强强一直想要一个梦寐以求的玩具,可是由于价格不菲,他一直不敢对爸爸妈妈说,这个玩具可比肯德基贵多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作为父母,就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知晓孩子的心理特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如何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换句话说,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情商咨询师。
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结构和特征没有十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那么所有的教育都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性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孩子的各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其人格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父母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特征呢?情商教育专家的回答是:“用一颗理解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前,一根铁杆和一把钥匙相约来到上帝面前。铁杆粗大而结实,钥匙瘦小而精巧。它们在上帝面前打了一个赌,看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挂在天堂门口的那把大锁打开。
粗大的铁杆先来,它先是用力地敲打,然后又使劲地撞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锁打开;瘦小的钥匙来了,它把自己精巧的身子钻进锁孔,只是轻轻一转,大锁“啪”的一声就打开了。
铁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问上帝:“我的力气可比钥匙大多了啊,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钥匙却轻而易举地就把锁打开了呢?”
上帝微微一笑,回答说:“因为它最了解锁的心。”
有的时候,孩子的心也像一把锁,如果父母像铁杆那样费力地去敲打、去撞击,可能很难打开孩子的心灵;可是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尊重孩子,把沟通变成一把精巧的钥匙,那么就很容易打开孩子的心灵,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