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职到分工,把博士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锻炼成长
2025年08月10日
从任职到分工,把博士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锻炼成长
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博士专业特长为当地发展服务,又能够为博士成长历炼提供最好的事业平台?萍乡市注重超前谋划、精心选配、统筹安排,在博士挂职岗位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力求挂得准。根据五位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各县区产业发展实际,精准选择合适挂职岗位,为他们“量体裁衣”。
例如,吴延寿、曹志斌博士分别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水稻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将其分别安排在湘东区麻山镇和排上镇挂职。湘东区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占全国南繁制种80%以上。
马吉平、陈彦良博士分别从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生物营养方面的研究,我们将其分别安排在芦溪县银河镇、南坑镇挂职。芦溪县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所在银河镇拥有银河杜仲猪特色品牌,水体养护、水生物营养是亟待完善的工作。
徐俊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营养研究,其挂职所在地莲花县为全国绿色农产品示范县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亟需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的指导。
另一方面,力求挂得实。由于没有职务级别,以往的博士到乡镇挂职一般都安排任乡镇长助理。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要让博士得到充分的锻炼,级别尽量高挂一点,既要有党委工作的经历,又要有政府工作的经历。通过反复研究沟通,最终确定每位博士都挂任乡镇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同时,根据挂职博士的特长优势、性格特点进行综合研判,合理安排工作分工,每人至少有一块独立分管工作,定点联系一个贫困村和贫困户,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上锻炼培养挂职博士,保证他们有充分的锻炼平台,实实在在为挂职博士创造良好的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