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平:基层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萍乡日报社记者 陈娅
“基层挂职锻炼磨砺了我,让我在实践中树立起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忙碌中,一年挂职时间很快到期,马吉平博士这样感慨。
2017年5月,马吉平从省农科院来到芦溪县银河镇挂职,任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农业、林业工作。
银河镇是传统农业大镇,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把银河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马吉平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到镇上任职后,马吉平利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银河镇12个行政村,了解各村农业产业的情况,探寻壮大镇农业产业之路。经过调研以及和镇班子成员的沟通,他决定将蔬菜产业作为银河镇的重点品牌打造。
蔬菜是银河主导产业之一,在银河镇农业中占据重要比例,蔬菜产量占全市蔬菜市场的40%以上,有“萍乡菜篮子”之称。马吉平到任后,与当时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一起,组织全镇的蔬菜种植大户多次召开会议,筹备成立镇蔬菜协会。在多方努力下,于当年6月成立了镇蔬菜协会,引导了银河蔬菜产业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合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使全镇分散的种植大户协同合作,抱团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参差不齐到品牌保护。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了全镇蔬菜产业,并成功主办了银河镇首届蔬菜文化节和首届“蔬菜大王”暨“农家厨艺”大赛,吸引了数千人云集在银河镇,展示了全镇的各种蔬菜、瓜果和特色农业产品,提升了银河蔬菜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作为一名挂职的农业科技人员,马吉平思索着,如何将省农科院的科研平台与当地农业发展相结合。他经常邀请省农科院农业专家来银河镇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合作建立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从蔬菜花卉所引进了新型蔬菜品种,开展了珍稀食用菌羊肚菌的种植示范。
马吉平多次拜访省农科院工程院院士颜龙安,并邀请颜龙安院士团队与镇农技站合作建立了萍乡市超级稻栽培技术示范院士工作站,与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建立了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一年来与原单位的合作交流,大大提升了银河镇的农业科技含量。
马吉平多次带队到外地考察农业企业,并积极引导企业家到银河新建农业产业项目,先后在陇田村引进了1192亩的龙虾养殖基地、在天柱岗村引进了650亩芦笋、黑木耳、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争取到全镇6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水平,10余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为种植大户提升了农产品的保藏时间。
(刊登在2018年4月25日《萍乡日报》头版)

【链接:主人公名片】
马吉平,男,中共党员,江苏省扬中市人,1981年12月出生,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2003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2010年7月至今就职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现任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功能微生物种质资源筛选,有毒有害化合物微生物降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能源与环境研究,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省、市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申请专利8项。
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挂职,任党委委员,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