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笔记:我叫“博士”!

挂职笔记:我叫“博士”!

“博士,早饭吃什么,来一碗炒粉?”“博士,妙泉村新农村建设点怎么样了?”“明天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会请博士参加。”“博士,这份材料要请你帮忙,你有没有什么修改的意见建议?”,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发现了,四句话里面有两句都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噢对,这是能看出来的,因为我分管新农村建设。嗯,还能看出来什么吗?让我来揭晓谜底,问题就在于博士这里,我的名字是陈彦良,在畜牧兽医研究所里的时候,大家都是叫名字,非常亲切熟稔,来到镇里之后,大家都是博士博士的叫我,一开始还不习惯,走在路上人家叫我,我一开始都反应不过来,都是喊了几声后才反应过来,我心里是觉得蛮奇怪的,为什么要叫学位不叫名字呢?

“聂主任,我和你说个事”,这天下午,我终于忍不住了,喊着老聂(镇里新农村办主任)到办公室说起了这个问题,“你们都叫我博士,为什么不叫我名字呢?”我问老聂道,“在我们所里,都是叫名字不会叫什么博士博士的,那是学位啊。”“哎,领导,您分的太清楚了,您不就是博士嘛?不就应该叫博士?我们镇里就没有人有这么高的学位,以前也只有过一两位研究生,从没有过博士呢!您看叫博士多符合您身份!”老聂不解地说道,他一幅理所当然的姿态让我印象深刻,之后几天,我发现,叫我博士的人,语气和叫我名字、党委的人不大一样。仔细琢磨之下,能感觉到是带了点艳羡、尊敬、求教的意思在其中。镇里实在太缺人了,我想,在我们原单位博士是占据大半江山的存在,但在镇里,一半的人都是当兵退伍回来的。他们部分人是专科学历,大多的人则是只有初高中学历。面对我,面对我头顶上博士这顶帽子,叫博士表达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敬畏之意。“博士,这个材料您看看”,“好啊,给我,我来看看!”从叫名字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迅速反应,我认为,既然来了就要挂好职,就要发挥好博士的作用,别人叫我博士就是对我的督促警醒,是提醒我一定要干好工作!

“博士,最近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加快啊,与山区村的托管协议签订你要多去环卫所、村上衔接好,合同出来了修改好尽快提交班子会讨论决定,山区村的百姓多次来镇反映情况想要环卫所一起托管卫生,我们争取在年前把这件事给处理了,让百姓有个好环境过年!”“好的,镇长,我知道了,我会加快进度,尽快拿出意见提交讨论的!”“经过与环卫所、村上的多次衔接,合同出来了之后也先与镇长沟通了意见作出了初步修改,现将此合同提交班子会讨论,请各位领导看看是否可行,此次拟接管6个山区村,接管费用由垃圾桶购置、保洁人员工资、基本运行费用、垃圾清运费等部分组成。”一次次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基层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有了充分的了解。

“彦良,最近新农村建设工作镇里想要召开大会作统一布置,你要作个发言,发言的时候把建设较好的村和建设滞后的村得情况进行通报,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对比感,之后你再对下阶段各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做详细布置。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做什么,有了发力的方向。”“好的,书记,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汇总情况,准备发言材料。”吴峰书记直接喊我的名字,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用他的话说,来镇里挂职就是镇里的一份子,我和其他班子成员不能区别对待,如果只是碌碌无为的混日子,对不起这一年的挂职时光。我打心里感谢吴书记没有把我当“外人”,而是事事严格要求,让我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当然,每当向其他人介绍我时,书记还是会特别强调我的博士身份,那份自豪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博士,这个是班子述职报告,里面关于您线上工作还请您核实一下,如果有修改意见请直接在稿子上修改发我。”“博士,关于PPT有些问题想请教您,不知道您方便指点一下吗?”“博士,县里明天下午召会,还请您参加。”渐渐地,我已经习惯了人家叫我博士,每当领导有工作安排给我的时候,或者同事有困难请我帮忙的时候,更甚者日常工作生活交流中,当他们一开口叫我博士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同自己说:“嗯,我就是博士!嗯,我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嗯,我来帮忙。”博士博士,现在于我而言,已不仅仅是学位一词这么简单,这两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对我来说确是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回首一年来的挂职经历,仿若有一首名叫博士的主打歌在耳边响起,告诉我要奋斗,再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