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宽严相济,加速博士优质成长
挂职不是“镀金”,不能摆“花架子”,而是要真刀真枪做实事、见实效。这既要靠博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组织设置一套比较健全、务实管用的管理考核机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平台、新工作、新使命的要求。为此,我们为省农科院挂职博士们“量身订制”了一套保障、管理、考核机制。
一方面,接收单位按照有利于挂职博士们开展工作、提高本领、历练成才的原则,对博士们做到政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热情帮助、方法上耐心指导。进一步完善挂职干部联动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的工作机制,每一位挂职博士都安排了两名导师,一名是乡镇党委书记做工作导师,一名是乡镇党政办主任做生活导师。导师们在博士碰到困难、遇到挫折困惑的时候,既给予鼓励和宽容,也指点迷津,帮助解决问题。徐俊博士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市县镇有关同志在生活上给予其细致入微的照顾,在工作中及时帮助,在思想上更是时时关心过问,找其谈话、拉家常,传授工作经验,让其完完全全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当中,从而全身心投入地工作、认真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加强与派出单位对接,及时将博士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向派出单位反馈,确保了挂职博士们能够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做好挂职工作。
另一方面,对挂职博士们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细化工作职责,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为他们发挥作用、施展才干提供空间、创造平台。通过对挂职博士明确日常管理、纪律要求、考核监督等内容,建立微信工作群,定期进行交流、报告,及时总结情况,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多次组织召开挂职博士座谈交流会,大家在交流会上谈感想、谈体会、谈困难、谈打算,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博士们的工作热情,也让我们全面掌握了博士们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轨迹,让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跟踪培养工作。正如陈彦良博士所说,乡镇工作任务的繁重和复杂程度是出乎他所预期的,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等工作有序进行,靠的就是干部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发挥各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