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馆藏建设原则
医院图书馆馆藏文献不是杂乱无章的数量累积,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这是藏书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它不仅适用于藏书的组织与管理,也适用于藏书的规划与调整。
(一)目的性原则
图书馆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由于它们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不同,决定了其收藏内容范围、重点的不同。医院图书馆是为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决策服务的专业技术部门,其藏书建设必须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目的性,防止盲目滥购。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藏书必须符合客观的实际使用需要。收藏文献资料不是为收藏而收藏,而是为使用而收藏。只有符合实际需要,使藏书在文献流通中被广泛利用,这样的收藏才有价值。
(三)系统性原则
藏书的系统性有两层意思:一是重点藏书的系统完整,二是馆藏文献必须相互联系、有比例、成体系。对于医院图书馆来说,医学及相关学科书刊在品种和数量上应占70%—75%,社科、政治和文艺书刊占25%—30%。其中科技期刊的经费占用应超过70%。总之,藏书的系统性是一个有区分、有重点、有层次、有适当比例,并长期收集、累积而成的体系。
(四)发展与剔除原则
藏书建设的发展是指新书的增长;藏书的剔除是指藏书的新陈代谢。建设有合理的结构和科学体系的藏书,都是通过不断收集新书又不断地剔除“滞书”来实现的。只有不断购入新书,藏书才具有活力;只有不断剔除“滞书”,藏书才能健康地发展,才能有效地组织读者利用。
(五)节约原则
节约原则是要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书刊大幅度涨价,图书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贯彻这一原则就更加必要。
为了节约经费,缓解客观需求与实际收藏能力的矛盾,一是要强化经济意识,防止滥订滥购,馆际互通收藏信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二是区别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复本指数;三是充分利用馆际和网上文献信息资源;四是通过藏书评价不断进行合理的调整;五是要做到保证重点,照顾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