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献的管理
(一)到馆书刊资料的验收与登记
1.图书验收与登记
到馆图书的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出版地、出版期、装帧、单价等应与预订卡核对是否相符;对每一种书的册数、单价、总金额与发行单位所开具的正式发票进行核对;数量验收后进一步进行质量验收,即检查有无倒装、缺页、污损等情况。验收无误后,填制验收清单并与发票一同签注经手人、证明人,然后进行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
2.杂志、报纸及电子出版物的验收与登记
杂志的验收与登记:杂志到馆后,首先按字序排列顺序,然后在杂志登记卡或在计算机上逐册登记。
报纸的验收与登记:报纸的登记验收注意日期、版次及有无多出或缺少等情况,无误后按报纸登记表的日期项下划到(V)。
电子出版物的验收与登记:各种电子出版物到馆后,首先要检查有无明显擦伤或破损,然后上机运行,检查无误后,按各馆的登记方式进行登记,然后装套并注明财产登记号及验收、登记责任人。
(二)藏书布局
藏书布局主要是指藏书位置的确定,是将藏书区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地系统。藏书布局的原则应是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使藏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
对于大型图书馆来说,藏书布局有多种方式。它可以按文献类型划分为普通书库、报刊库、特藏库;按使用功能划分为外借书库、阅览书库、参考书库、保存本书库;按语言文种划分为中文书库、外文书库;按利用率划分为一线书库、二线书库、三线书库。对医院图书馆来说,由于馆舍不大,不存在复杂的布局设计问题,多数仅分为书库和阅览室。但即使这样,也有一个合理分布问题,如图书占什么位置,期刊放在什么地方,工具书、特藏书、特种文献放在哪里合适,电子阅览室又将建在何处?这些割据一方的藏书布局,都要充分体现既方便读者又方便管理与利用的特点。
医院图书馆藏书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馆舍的大小、藏书的多少而定。合理的布局是科学体系的外在形式,也是形成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藏书清点
藏书清点是图书馆藏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清点的目的,一是掌握馆藏文献情况。通过清点,可以准确统计文献入藏、注销和实存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通过清点,可以检查馆藏文献的完整程度,找出文献损失的原因,发现采购、分编、典藏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文献收藏的管理。
清点藏书是一项工作量大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在进行清点以前,应明确清点的目的,制定清点的原则、要求、计划和清点的范围,确定方法、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催还借出的书刊、整理藏书与目录等。
1.藏书清点的方式
藏书清点一般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不影响正常流通阅览工作的分库、分类、分架清点方式;另一种是暂停正常流通阅览工作,集中人力进行全面清点的方式。
2.藏书清点的方法
排架目录清点法。排架目录是反映文献在书架上顺序的一种目录。清点时,先以目录卡片核对书架上的书刊和已出借的书根卡,如果有卡无书,则将卡片立起;如果有书无卡则将书倒放在书架上。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书、卡核对后,再用目录卡片与个别登记簿核对,做到书、卡、账三者完全一致。此法迅速、准确、方便,清点后使架上的书刊恢复到正常的排列顺序,适用于按分类排架的文献。
个别登记簿清点法。即利用文献财产登记簿直接核对架上的每一册书刊,再用登记簿核对分类目录,达到书、卡、账的一致。这种方法简单而准确,但只适合于按登记号顺序排架的藏书,是局部藏书清点所用的一种方法。
检查卡清点法。在清点前,对所清点的每一册书刊都要制作一张检查卡,检查卡上要记载索引号码、书名、登记号,并按登记号顺序排列,然后将检查卡与登记簿核对,再与分类目录核对,做到书、卡、账三者一致。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费时,适用于没有排架目录的图书馆。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清点藏书,一定要达到书、卡、账三者完全符合。清点以后还要做一些收尾工作,包括统计清点过的各类藏书的数字;办理丢失文献的注销手续;总结清点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文献收藏管理工作的意见。
【注释】
[1]宁柠.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特点及措施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1(02):85—86.
[2]刘宇薇.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