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一、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行动(包括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材料、运用媒体等),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等。由于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教学策略也具有复杂多样性。

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者本身的特征、教学环境等因素。

①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无论采取哪种教学策略,都是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因此,选择教学策略时应首先考虑该教学策略能否更好地使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②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存在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主要是由教师来制定、监督和实施的,但是教师的教学思想、知识经验、教学风格、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一般倾向于选择与其自身特征一致的教学策略。要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各种策略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能根据各种具体教学策略的适宜环境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在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中的 作用。

④教学环境制约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或选择。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它由学校内部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两大部分构成。从表面上看,教学环境只处于教学活动的周围,是相对静止的,实质上它却以自己特有的影响力潜在地干预教学和学习过程,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学环境正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因而对教学策略的制定与选择的影响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