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应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评价,也包括对学习效果的评价。[1]
(一)学习态度
对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指标。
价值意识指大学生把社会需要、父母期望、自我发展等与学习活动相联系,赋予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一定的价值。例如,有的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他的学习意志会非常坚定,学习动机也很明确;有的大学生衣食无忧,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他的学习意志未必就坚强。
学习兴趣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由自己来安排。如果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来安排,则说明他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如果学习任务是由他人安排的,说明其学习兴趣不高,责任感不强,学习自主性也就不高。显而易见,学习的内容如果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那么他的学习责任感就强,学习的自主性也 就高。
自我效能感指大学生对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程度和能力判断。如果大学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说明他的自我效能感比较强;反之,如果他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自我效能感就比较弱。
学习归因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自主性高的学生会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我努力不够;而自主性差的学生会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一些外在的因素,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不足。可见,自主性高和自主性低的学生对于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
(二)学习能力
对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目标设定主要考察大学生学习目标设定的主动性和合理性。如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基础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那么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比较强;如果不能,说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内容的选择主要考察大学生是否能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主动调整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可以不用依靠教师布置任务,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选择学习内容,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强;如果不能,那么他的自主性比较差。
意志控制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可以克服困难和干扰,确保学习活动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如果学生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其学习活动正常进行,他的学习自主性就强;如果不能,他的学习自主性就差。
情绪调节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策略来积极控制学习中存在的情感波动。如果学生可以很好地运用学习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说明他的学习自主性比较强;如果不能,说明他的学习自主性比较差。
环境营造主要考查大学生是否可以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者都很重要,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学生能做到,说明学生的自主性很强;如果不能主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说明学生的自主性很差。
(三)学习方法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计划安排主要考查学生安排学习和调整计划的能力。如果学生善于规划自己的学习,并经常修改和调整学习计划,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就高;反之,自主学习程度就低。
时间管理主要考查大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系统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自觉制定和安排学习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说明他的学习自主性较强,但是如果只是制订了学习计划而不能按时完成,则说明他的自主性较差。
策略使用主要考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强;如果不能,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差。
(四)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自我检查主要考查大学生是否能自己检查学习的正确和错误。如果学生能够依靠自己检查学习的正确与否,说明其自主性较强;如果不能,说明其自主性较差。
自我评价主要考查大学生是否能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如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能完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等。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强;如果不能,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差。
自我强化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学习结果对自己进行奖励和惩罚。如果学生能够做到这点,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强;如果不能,说明他的自主性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