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课
微课的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微课不仅可以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料,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
(一)微课的定义
从字面上来说,“微课”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阐释:①从“课”这一概念来看,微课是“课”的一种,是一种课式,是一种短小的教学活动;②从“课程”这一概念来看,微课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资源的教学活动;③从“教学资源”这一概念来看,微课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在线教学视频等。
对微课的内涵进行挖掘,可以发现微课是一种具有单一目标、短小内容、良好结构、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最初理念是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学习方式,使人们不断对内容短小、主题集中、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内化。
我国学者对微课教学模式展开了研究,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黎加厚认为,微课是时间在10分钟内,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能够对某一问题集中说明的微小课程。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一种以某一知识点为目标,具有短小精悍的表现形式,主要应用于教学和学习的在线教学视频。胡铁生、黄明燕、李民认为,微课又可以称为“微型课程”,是在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和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作为核心,包含很多与教学配套的扩展性或支持性资源,如微练习、微教案、微反思、微课件等,从而形成一个网页化、半结构化、情境化、开放性的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和资源动态生成环境。
上述这些学者的概念都具有针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课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虽然具体内容存在某些差异,但是其理念和核心基本一致。笔者更倾向于胡铁生的定义。笔者认为,微课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对教与学进行支持的新型课程资源,并且微课教学模式与其他与之匹配的课程要素共同构成了微课程。从这点来看,其属于课程论的范畴。当学生通过微课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时,他们以微课为媒介与教师进行交互活动,从而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从这点来说,微课属于教学论的范畴。
(二)微课对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
微课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少
微课教学模式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某一知识点的凸显,或者是对教学中某一环节或者某一主题活动的反应。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教学内容精简,更符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需要。
2. 教学时间短
一般来说,大学英语微课教学视频时长为3~8分钟,最长也不应超过10分钟。相比之下,传统课堂教学时间较长,一般为40分钟或45分钟。因此,微课常常被称为“微课例”或“课堂片段”。微课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资源容量小
通常情况下,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料的容量为几十兆,视频格式多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容量一般比较小,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资源构成情境化
微课的内容通常具有鲜明的主题,而且指向完整、明确,能够构筑成一个类型多样、主题凸显、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创造出一个真实的教学资源环境。[2]这就使微课资源具有了视频教学案例的特点。这样真实、具体的情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5. 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微课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此外,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前组织预演,相互学习与进步。
6. 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由于微课教学内容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其成果易于转化和传播。同时,微课教学时间短、容量小,因此其传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网上视频传播、微博讨论传播等。
(三)加强微课实施的建议
就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来说,微课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下面对加强微课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1. 构建微课学习平台
微课主要建立在视频这一载体上,同时还需要一些辅助模块,如微练习、互动答疑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十分有益。其中,一个较为创新的方法是微慕课平台,即使微课教学模式展现出慕课模式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这一平台具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具有结构灵活、系统性强、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2. 提升微课视频录制技术
微课视频录制技术要求操作简便,使教师乐于录制,并能够快速地提升教师的微课视频录制技术。另外,微课的研究人员需要在网络多媒体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发展,追求卓越,尽可能地使微课模式得到普及。
3. 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微课的出现,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为此,要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使得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送到全国高校中,从而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