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的分类

二、服装表演的分类

(一)订货会服装表演

订货会服装表演以实现订单为目的,观众的组成基本为经销商或百货公司的专业人员。演出的服装也基本上是可以批量供货的服装(俗称大货),属于新开发的实用服装,大部分可以投放市场出售。这类表演的重点是让观众尽可能地看清楚所展示产品的基本材料、款式、色彩。这类演出在制作中,并不一定要投入很多的经费来制造演出效果的视觉冲击力,也不一定要制造强烈的舞台效果。

在订货会上,服装模特所展示的服装是企业最新和即将推出的款型,因此,替客户保守新产品的秘密是参与服装表演的每一位演职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为了对新产品款型的保密,订货会服装表演通常不邀请媒体参加,不邀请与订货无关的非专业人士参与,不允许拍照。订货会服装表演的举办地一般是在服装公司内或公司订货会指定的场地。一般每年分秋冬和春夏,举办两次。[4]

(二)发布会服装表演

这类表演的目的是设计师或品牌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增强经销商和终端销售对品牌的信任,借助媒体充分展现品牌下一个季节将要推出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以及面料的流行趋势。发布会服装表演邀请的观众主要是时尚媒体、经销商、加盟商、供应商及重要的业内人士或名人(明星)等。

发布会所表演的服装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夸张性。这类表演的场地通常选择在人们所关注的地点,有临时搭建的场馆、博览会统一的场馆或其他具有创意性的场所。由于这类表演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品牌的关注。因此,能够充分地组织好媒体是这类演出成功的关键。发布会服装表演的制作一般应充分体现品牌的文化和个性。

(三)促销型服装表演

这类表演的表演场所常为百货公司或专卖店内,观众是来购物的客人,表演的服装是在商店内可以买到的产品。促销型服装表演通常不会投入过多的经费来邀请高端的服装模特以及搭建奢华的T台。

上述三种类型的服装表演的目的是要增强观众对品牌对设计师的认知程度,使人们对服装品牌留有良好的印象从而增加对产品的购买力,因此这三类服装表演在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要时刻考虑观众的接受和承受能力,既要有通俗性,又要有一定的创意和新鲜感。任何的夸张都要控制在一般观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四)艺术创意型服装表演

这类表演是对设计师艺术功底和艺术才华的展示,像画家和音乐家的作品一样,服装设计师是利用服装作品以及服装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对社会、人文、环境等的情感)。因此,演出的服装可以不考虑服装的穿着功能实用性以及市场营销的因素,在材料、造型以及色彩方面可以无限自由地夸张。

观众的基本构成为社会各界有感于艺术创作的人士、时尚及艺术媒体、艺术评论家以及与服装设计或其他工业设计相关的人员。服装的经销商或经营者并不一定是这类演出重点的邀请对象,因为他们会以市场的观点来评论服装作品,因此过多地邀请营销人员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演出的场地通常选择在比较具有艺术气氛或创意性的场馆。

【注释】

[1]杨永庆,杨丽娜.服装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2]黄士龙.服装文化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

[3]郑辉.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7.

[4]朱晓琳.主题化服装表演中舞美造型设计的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