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清时期
2025年10月30日
第四节 明清时期
明代(1368—1644年),随着元末农民大起义,元代的统治结束了,明王朝开始300年的统治。明代大力推广养蚕植棉,促进纺织业的极大发展。在服装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明代服装的特点是端庄、正规、严谨大方。女装更为保守,严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女服的内向正统美的典范。明代男服基本上也是袍服,上衣下裤,束腰。女服以长袍服为主,有扎腰和不扎腰两种。长袍内着裙,裙摆拖地。袖为肥瘦两种,显得严谨、流畅。明代服装在整个封建时代,形成了汉族历史服装的最终模式。清代(1644—1911年),满洲贵族灭明朝后,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治朝代。清代的礼节繁多,服装一律着满族形制,对阶层地位、官品尊卑者都有严格规定。清代男装,帝王官僚贵族一律袍褂,顶戴花翎,长袍上套有各种褂、披等显示身份的附件。下着长裤及靴。男装主体以袍服为基础,套穿各种罩衣及褂,下穿裤及靴。平民则上穿衣,下着裤。清代女服,满族妇女以旗袍为主要服装,长袍套褂,坎肩,为套服。经过不断再创造,终于形成了体现女性丰满和线条美丽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女装——中国旗袍,在世界女服之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