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表演艺术的类型
服装表演发展到了今天,它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促销了,由于举办服装表演的目的不同性质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服装表演形式,根据其目的和性质的差别,一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商业促销类服装表演
这是服装表演最主要,也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演示形式和目的,这类表演的内容主要有企业品牌宣传、新产品宣传、换季信息宣传、产品订货会展示、零售促销展演等。服装企业、成衣厂家为了向服装零售商及广大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推销自己的应季新产品,提高自我品牌服饰的知名度,常在时装周、服饰博览会和应季的服装展销会上举行服装表演。在时装周上的服装表演一般较为正规,服装企业、成衣厂家通过媒体和服装评论家的宣传及世界各国成衣商的选择来增强发布作品(产品)的宣传效果和企业本身的形象。这类服装表演的目的是树品牌、显实力,有其潜在的商业目的。而在服装博览会和应季的服装展销会上的表演,一种是由服装企业、成衣厂家把有明确市场定位的品牌向商家介绍,展示样品,待商家订货后再组织生产,投放市场;另一种是为了促使商家订货及面向消费者的直销性质展示活动,把要上市的新产品先展示,展后直接交易,这两种表演主要突出服装本身,如款式特征、穿着方法及其实用功能,以提高产品成交率。各种规模的服装零售商店及大型购物中心也常举办服装表演,利用服装表演的方式吸引顾客,刺激消费,展演的对象主要是购物的消费者,表演形式大多比较简单。这类表演是一种“促销性的表演”,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产品形象,有时展示的不仅是服装,还有与服装相关的产品或是一些与服装无关的产品,借此以达到销售的直接增长,此类展销表演的规模还有大小、档次的不同。
(二)设计发布类服装表演
设计师个人举行的服装表演会、流行信息发布会,这是专门对新的设计观念、新的表演手法,新的面料、辅料、新的穿着时尚的展现。在世界各大时装都市举办的时装周中,服装设计大师们都将对下一个季度的服装流行进行预测。这些表演大多由世界一流模特演绎,其表演形式较为简单,主要靠作品本身的精美赢得观众,而为确保其“唯此一套”的高贵特点,每套作品的创意均不同,强调每套服装的独创性,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高级时装发表会,即Collection(作品发表会),而不仅仅简单地称为Fashion Show(时装表演)。由于我国的时装业起步较晚,在国际时装界中还没有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服装设计大师,所以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高级时装发表会也基本上是国外的国际服装大师们所举办的。我国自己的服装设计师们主办的时装表演一般是为了表现其设计才华,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举办的一些主题性作品展示活动,其特点是围绕既定的主题,创意性很强,作品比较前卫,充分显示设计师的设计个性及风格,强调形式感,无论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欣赏性,还是舞台装置、灯光效果、音乐设计都别出心裁,表演常具有令人惊叹的创意性及独特的艺术效果。设计师利用服装表演的宣传作用,征服消费者,提升个人知名度、展示个人设计风格特点,也以此得到专业认可,确立在时装界的个人地位。
一些服装流行情报研究机构如我国的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等,时常通过时装表演的形式介绍他们对最新时装款式的看法,综合国内外市场流行情况,定期向社会表达下季时装流行预测,以达到促进和指导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人为的设定流行方向,刺激和引导消费。这些“流行趋势发布会”是成衣生产和衣着消费的专业指南,流行趋势由协会组织专业设计人员预测分析,委托不同类别知名品牌代表制作发布。
(三)竞赛类服装表演
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国内国际服装模特大赛及服装设计大赛。这些大赛是发掘服装设计人才和模特新秀的有效方式,也不断向社会推荐服装设计师和时尚精英。大赛也使时装模特儿和时装设计师在比赛的交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让更多的设计新秀和准模特们有了一个进入服装界和被社会认可的桥梁。这些大赛活动主要分为两类。
1.时装模特大赛
时装模特大赛一般是按参赛模特的形体外貌、表演技术、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的。大多设立了一些特别的环节,如指定性服装展示,现场知识问答,有时也有个人才艺展示。指定性服装展示环节一般包括泳装、礼服、运动服、休闲服等几类服装的展示。通过对不同类型服装展示的表现,测试模特对不同服装表演技能的掌握和理解,通过泳装展示也使评委更直观了解模特的形体、线条、比例。大赛通常按服装的款式系列分类进行,按模特的编号次序进行分组,依次上场,大赛最终评判出十佳模特和一些单项奖,我国较为大型的模特赛都大致按照此类形式举行。
2.时装设计作品大赛
时装设计作品大赛一般是以挖掘设计新秀和集思设计创意为目的而举行的,大赛围绕设计作品即服装本身进行。舞台一般为较正规的“T型台”或“镜框台”,模特儿以服装套系为单位表演,在一个套系出场前或在表演过程中,伴有画外音解说,介绍作品与作者。
(四)学习交流类服装表演
学生作品观摩、毕业作品汇报表演、行业交流、校际交流、学术研究等为目的的服装表演。开设有服装设计或服装表演专业的院校常会举办一些服装表演活动,用来指导学生们如何组织时装表演,如何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提供学生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及展示自己的舞台。这类表演有时是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有时则邀请了许多制衣商、设计师及零售商,既宣传了本校的专业教学成果,又使学生们充分展示专业水平,更为学生和专业用人企事业单位之间建起了桥梁。北京服装学院已连续几年举办了这样的毕业生汇报表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五)节庆娱乐类服装表演
随着服装表演艺术的普及和群众性服装表演活动的展开,服装表演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在春节、元旦、国庆等重要节日一般都有服装表演活动。在较重大的节日喜庆活动中,服装表演常被应用作为庆典的文艺表演形式之一,起到了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在城市中的一些高级娱乐场所,也常把服装表演作为助兴节目,吸引顾客。而我国举办的许多文艺晚会中也常把服装表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丰富晚会的效果,有时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节目出现,有时还穿插在歌舞节目之中伴歌伴舞地进行。近年来我国民间自发组织的服装表演活动也慢慢地多了起来,这类表演带有一定的自娱自乐性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这样的服装表演有的强调其观赏娱乐性,有的强调其文化的审美性,一般与流行信息、服装产品的销售无关。
(六)服饰文化类服装表演
宣传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服饰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也是我国现今服装表演的一种类型和形式。此类表演一般是以舞台的艺术效果、表现主题及演出的氛围为考虑的主要因素。演出的服装也是注重表演性和舞台效果,服饰色彩多为鲜艳明亮,款式夸张新颖,一般是为现实生活中无法穿戴的,有的是用竹编、木绳、塑料制作的纯艺术性的服装,有的是以历史典故、民族风情为创作灵感源泉的文化性服装,还有的是对服饰夸张、变异和对未来超前幻想的灵感性服装,舞台设计和模特编排上也注重艺术化构思,强调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特别是舞美、灯光、音响、道具等现代技术的大胆应用,大大增强了表演的效果,由于这类演出没有直接的商业目的,也非推销服装,而是以展演服饰文化为特点,以音乐、灯光营造服饰意境,所以观众欣赏此类表演时更能感受到服饰本身体现出的时代风情、文化氛围以及服装的意境,充分体味到服饰文化和服装表演所具有的审美欣赏价值。在一些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服饰文化类服装表演常被应用,表演一般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以宣传和展示我国服饰文化的魅力。如2003—2004年的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中,服装表演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类服装表演的形式在推动我国服饰文化快速发展及服装表演的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