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料分析

四、面料分析

面料是构成服装最基础的物质材料,也是服装造型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直接决定着服装的款式、风格和质感,也影响着服装的制作和视觉效果与穿着的舒适度。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动物皮毛、蚕丝、野生的麻类植物等作为服装材料,进行简单的缝纫拼接,这便是面料最早的雏形。随着纺织技术的迅速发展,丝绸织品以其纤细、光滑、柔软、透明、光亮等特性,富丽华贵的效果,成了戏曲服装的传统面料,也一直延续至今。丝绸面料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每种都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功能。戏曲服装主要采用缎、绸、纺、锦、绒、纱等面料,其中锻为最主要的戏曲服装面料。

缎类,质地厚密、有光泽,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也是戏曲服装最主要的面料。按照质地分为大缎、软缎、丝缎;按缎纹的组织,分素缎和花缎两类。大缎质地挺括,经纬组织细密,适合承载繁复的刺绣,不易变形,主要用于蟒、靠等戏衣;软缎质地较软,多为戏曲服装和刺绣、印花等艺术加工的坯料;绉缎较轻,垂坠性良好,褶子自然流畅,多用于帔、褶子等戏衣。绸类,质地薄而柔软,属于中厚型的丝织物。按原料分,分为柞丝绸、双宫绸、涤纤绸等。适合做戏服中的裙类、裤类。纺类,质地轻薄、密度稀疏,为水袖的材料,动态性好,舞动自如,舞台效果好。锦类,色泽绚丽多彩,质地坚韧厚实,可织入各种花色的金属线等,一般作为戏衣领口、袖口、开衩、下摆的辅料。绒类,主要为戏衣的托领。纱类,质地轻盈飘逸,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女性角色的服饰装饰上。丝绸面料适用于酸性染料,易着鲜艳的色彩,更适合各种“镶、嵌、滚、宕、盘、绣”等传统的刺绣技术,加上中国传统服饰的精湛技艺,将服饰中各种图案表现得栩栩如生,为表现戏曲服饰所特有的东方神韵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