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形式的异同

二、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形式的异同

(一)商业性服装表演的形式

商业性服装表演的形式,无疑是依据表现商业目的而形成的。有人将商业性服装表演比喻为品牌、设计师与消费者、客户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这说明商业型服装表演具体形式的策划是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的。

在一场商业型服装表演的策划前期,应先进行相关的市场研究和可行性的调查,范围包括发布服装的风格特色、主要受众群体的消费心理、品牌形象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等,后按调查分析的结果编排服装表演,以展示销售服装打造品牌形象为重点,围绕重点组合造型形式要素,在确定展示风格的前提下,打造相应的舞台,选择风格化音乐配合灯光氛围渲染,在表演进行的过程中,减少花样的灯光效果,亮度确定能够使现场受众看清楚展示的产品即可,作为商业性服装表演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模特,需要具备标致标准的身材,高挑消瘦比例黄金,以展示出服装产品的最佳装扮效果。在演出行走的过程中,需根据品牌产品风格演绎服装效果,如女装成衣展示,模特应大气温婉;内衣展示,模特应表现性感妩媚。行走过程中安排造型的点位需逗留一定长度的时间(一般为三到五秒)以保证摄像的记录或观众的观察。造型时尚简洁,尽量避免影响服装的形态,面部表情放松自然,目光有神平视前方,走台过程流畅完整。

(二)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的形式

突出个人、充满艺术感是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最大的特点,编排方式相较于商业型服装表演显得随性和自由,只要确定主题思想,可以非常发散的诸如夸张、变形、感官刺激等表现形式,创造与众不同的现场氛围和造型效果。

创意设计型服装的表演,无论个人设计师发布会、服装设计机构发布会、模特大赛秀场和娱乐性服装表演,在策划编排之初,首要确定的是整场表演的主题风格,创意造型形式和配置造型要素根据强化主题的灵魂来设定。如突出个人设计风格的服装设计师作品发布秀场,表演风格一定是和设计师风格统一的,舞台的搭建模特妆发的确定、音乐的选择等形成整体的一致性;另如选拔模特人才的模特大赛秀场,模特就成了表演的风格主角,舞台秀道力求简洁直观,根据每场比赛的表现主题不同加以音乐灯光的渲染,主要考验模特对于不同主题下不同服装不同音乐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模特在行走过程中应尽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风格,并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多元的自己。

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化的,弱化了服装展示的目的,便不用遵循单一规律的演绎方式,更好地突出以主题风格为中心的各样形式要素,从走台形式上可采用不同多样的队形穿插编排,如在娱乐性服装表演秀场中,变换不同的模特组合形式出场,配合一定的灯光和舞台效果,对于提高演出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程度;在个人设计师发布会中压轴的重点设计可由多名模特衬托出场,系列设计可以组合出场等。模特造型与行走方式也可根据当场主题调整适应,比如在一场以“京·韵”为主题的设计师发布会中,模特步调应缓慢柔和,展现中国传统女性的特色,造型时可适当搭配一些京剧的舞蹈动作以突出主题等。

(三)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形式的异同

商业型服装表演引发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的诞生,而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也丰富了商业型服装表演,两种主题性服装表演类型相辅相成。基于销售目的的限制,商业型服装表演的形式是受一定局限性的,比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稍显严苛。展售的商品是表演的原因重点,所有构成表演的造型形式要素要围绕商品的展示来完成服装表演,演绎的过程中需清晰地让观众看到每一套产品的展示,因此模特的行进路线和造型位置就会产生一定的固定性,灯光也需明亮清晰的配合。从此方面来看,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比之商业型服装表演是更加丰富的编排表现形式,表演的形式并非固定,只要确定场次,重点着重突出即可,在舞台表现形式上可以丰富多元,舞台造型可突出个性非常规化来设计,走台过程中可以个性化组合变换常有路线,模特也可依照表演的着重点来选择。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对于秀导的艺术造诣和创造力要求高于商业型服装表演,而商业型服装表演的秀导选择需要严谨和思维能力更强。

一场商业型服装表演的结束,带给观众的是强烈的品牌文化刺激,本季的品牌风格确定,以及精致服饰的展示,促进服装商贸的发展;一场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的结束,受众感受到的是观赏的乐趣,是对美和艺术的视听盛宴。但无论何种主题性服装表演形式,它给予受众的都是精神的愉悦享受,文化的碰撞刺激,舞美灯光的绚烂视听。这是由人类追求美的本性所决定的,主题性服装表演是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服装品牌的发布或模特大赛的选拔,对于服装美的判断和对于人之形体美的选择,对风格的追求或被艺术的渲染,所有造型形式要素形成主题性服装表演的根本是传递美的乐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