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性质的异同

一、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性质的异同

商业型服装表演和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是服装表演中覆盖面最大的演出活动,把它们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并展开对其形式要素的分析,结论应该对所有服装表演形式都具有应用价值。因为服装表演各种表现形式有着极大的相通、相似性,作为主要类别的商业性服装表演和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其他表演形式来说同样重要。

(一)商业性服装表演的性质

商业性服装表演是主题性服装表演的主要类型之一,以促销服装为主要目的,直接服务于服装商业贸易交流,它也是服装表演起源的缘由。众所周知服装表演的起源正是服装设计师和商家所进行的以真人来进行服装展示的尝试。1845年的巴黎,高级时装的先行者查尔斯·沃斯设计出最新款的披巾,为了招揽顾客沃斯让自己漂亮的女店员玛丽戴上披巾作为模特展示其最新的设计,结果店内的披巾瞬时被抢购一空。后来,沃斯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也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商店,雇用了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店员,女店员们的主要工作便是穿上店内的服装向顾客展示,这便是服装表演的起源和最初意义上的第一支模特队。到了1905年,欧洲出现了定期的服装展示会以展示当季的服装最新款式,引领时装时尚的潮流,也有了专业的服装表演团队,他们以服装表演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到各地揽接服装展示的活动。所以,服装表演这种表演形式的出现最初也是最根本的意义是为了展示服装,以便于更好地促进销售

无论西方或东方,服装表演诞生的原因都是由商业性目的来完成的。商业性服装表演是服装品牌中转商、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媒介,服装品牌的目的性即销售所决定其必须需要一种极具感知力和影响力的宣传方式。无论是服装品牌发布会秀场中营造品牌形象、塑造品牌风格、展示品牌设计的间接销售目的,或是服装品牌订货会秀场全面展示设计的直接销售目的。商业性服装表演对企业而言都是服装设计作品成果的展示,是推销商品的媒介形式,是企业通过服装表演这样一门再加工的综合性艺术,将自我意图用艺术表演的手段表现出来。

(二)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的性质

随着商业型服装表演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服装表演已不再仅仅是纯粹的商业性行为,承载的也不再仅仅是销售的任务,而超越了这些职能,与表演艺术融合,作为展示与传播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了表演艺术的一个分支。现如今服装表演的意义超越纯粹的商业性,传播文化、引领时尚的功能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从服装表演的观赏性中领略和享受艺术的表现美和创造美。于是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应运而生,引领着时尚的风向标。

1908年的伦敦汉诺佛广场上一场女装服装表演第一次配上了音乐的伴奏,并按照一定次序登上舞台;1914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服装表演,仅模特就有250人,参与人员更是达到了5000人之多,表演的舞台也创造了历史之最,T型台第一次出现了;1917年同是美国芝加哥的另一场服装表演,悬挂着的电影胶片被作为了服装表演的舞台背景,这种强烈的现场视觉效果引领了20世纪60年代服装表演舞台设计的潮流。

以体现个人风格、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服装有时更多只是作为展示的载体,或凸显设计、凸显模特、凸显风尚、凸显潮流等等,多元而综合的艺术形式融入服装表演中将观众所期待的观赏性、艺术性丰富了起来。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主要包括以设计为主导的个人服装设计师发布会、引领风格和趋势的服装设计机构发布会展示、海选和培养人才的模特选拔大赛秀场以及以艺术文娱性为目的的娱乐性服装表演秀场。

(三)商业型服装表演与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性质的异同

作为主题性服装表演的两种表现形式,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各自的表演目的。如同上文提道:商业性服装表演是以促销服装为主要目的,直接服务于服装商业贸易交流的表演活动;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是超越了商业型服装表演,激发服装的创造性设计,满足对艺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欣赏,凸显社会时尚与个性时尚的表演。

商业性服装表演所具有的商业特性是服装表演的本质特性和最直接目的,服装表演诞生的早期,商业性服装表演形式的出现为服装市场增添了新的交易形式,并且大大增强了交易的效益,服装商们纷纷效仿,一时间风靡服装行业,成为最新奇的销售模式,不仅如此,商业型服装表演更是以艺术的形式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大门,许多品牌借助服装表演的形式打开了国际市场,也为当时服装产业并不发达的国家带去了新的机遇。

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则是商业性服装表演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化的购销关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商业意味目的性太过直接的单一性表演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表演形式同样也是受众急需转换“口味”的原因之一。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展示的是一种艺术美,艺术美作为美的第三个层次(包括美、美感、艺术),更加鲜明和集中地体现了美的基本特性,艺术美是生活美的再现和延伸,是艺术家们对于社会和生活的创造。在创意设计型服装表演中,舞台上所展示的服装和表现的形式展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性是脱离了生活真实的,同时亦是生活的总结与提升,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段。一方面,它诉诸观众的情感,产生美的诱导,陶冶了观众的情操;另一方面,它辗转表达设计师或创作者的意图。循循善诱,腼腆而婉转。

虽然由于两种表演性质的不同造成了表演定位、形式、效果上的差异,但是二者之间仍存在许多共通或相同之处。特别是针对表现形式而言,都要以模特、服装、走台路径、造型动作等要素为媒介,给受众传递特定的意图。无论是商业型还是创意型表演,都不可能抛弃这些要素,也不可能在运用这些要素时各式各样。它们的异同实际上也是遵从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