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发展与方向

9.3 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发展与方向

一、家族办公室的发展现状

近数十年来,随着中国个人财富的高速积累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第一批创富者已进入退休阶段,家族企业纷纷开始关注家族财富传承问题,因此,家族办公室在中国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闯入了人们的视线。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储蓄、国债、股票、基金(保险占比非常小)构成了中国老百姓全部的金融资产。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是中国金融投资产品发展的重要起点,而在这之后,各类金融投资产品的蓬勃发展,为私人财富管理提供广泛的投资工具。2005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颁布之前,有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财富管理市场的参与机构。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切入财富管理市场之后,一举揭开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之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到了财富管理市场,进而推动了国内财富管理市场的快速稳健发展。最近十年,上市企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中国私人财富的爆发性增长,也为家族办公室服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毫无疑问,目前银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个人财富管理机构。从2007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纷纷成立私人银行服务,建立起普通客户、贵宾客户(含钻石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分层级服务体系。中国的家族办公室服务起源与银行私人银行服务密不可分,传统私人银行服务针对800万或1000万以上金融资产个人客户,而1亿元以上客户的需求与1000万客户的需求有着明显的不同。2017年,工行、招行和光大等商业银行以及建信信托和中信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继推出家族办公室服务,目的都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需求,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增加客户黏性,提升行业竞争力。2017年被业界定为“家族办公室元年”[2]

在国内,很多中国企业家已经成立了专属的私人投资平台,搭建投资架构和专业团队,主要提供“财富管理”、“家族治理”和“行政管家”服务,这些平台虽然没有家族办公室的名分,实际上却行使着家族办公室的实际功能,目标都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管理家族的财富。

财富管理生态图

二、中国家族办公室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没有关于家族办公室的相关规定,以至于创办家族办公室需要的条件、审批申办的流程以及家族办公室的主体地位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山东省青岛市曾有审批先例,但国内的其他城市对此仍持谨慎和不开放的态度,导致家族办公室只是名义上的存在,实质可能是投资咨询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我国的高净值家庭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上下游产业的投资都占据了家族财富的大量份额,使得财富家族的资产架构过于简单,而风险也暴露得相对明显。当遇到区域经济困境或者政策风险时,家族资产净值必然会出现缩水的情况。相反,欧洲国家的许多高净值家庭都对家族的实业资产与金融资产做了较为完善的分散布局,就算面对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和政局不稳定性也能从容应对。

因此,中国的超高净值家族在分散投资以及规避家族风险方面,急需通过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来协助解决。基于超高净值家庭的实际需要,相对于资产保值增值,财富的安全以及有效传承才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专业的财富管理,意味着顶层架构设计,资产专业化投资,确保财富长期保值增值,不被通货膨胀所蚕食。家族办公室对中国高净值家庭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机遇。

同时,家族办公室要充分适应中国的法律环境仍具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在家族办公室的架构设计跨越资产管理的配置、股权结构、离岸信托、家族治理、传承和资产安全保护等多个领域时,需要法律和财务专家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并与财富家族就其境内外资产布局、家庭成员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愿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