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财富保障与传承之道

第十章 私人财富保障与传承之道

不可能的事情经常发生,你最好有所准备。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积善之家并有余庆。

——《易经》

家族财富的保障与传承,首先需要高净值人士拥有正确的财富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需要对家族的财富提早进行规划和布局。从战略的角度,根据不同家族成员的个体诉求,对家族与个人的财富进行规划和安排,综合理解时间、风险和收益等对财富管理的要求。

对于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和家族企业,很少会提前制定家族财富传承方案。以家族企业交接班为例,有数据显示,超过70%的内地企业倾向于在家族内部寻找接班人,但只有少于35%的下一代表示愿意继承家族业务,而有系统及清晰接班计划的企业比例更低至6%。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家族企业财富传承中,将无可避免遭遇代际观念落差与期望冲突。

案例10-0-1

浙江台州的上市公司海翔药业,2014年5月公司公告原大股东、董事长罗煜竑,将手中股权作价3.8亿元悉数出让给同乡王云富,而王云富则在接手股权的次日,火速推出19亿元的定增方案。

罗煜竑系海翔创始人罗邦鹏之子,1997年10月进入海翔药业,曾在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销售和质量管理等部门工作,历任海翔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公司董事。2007年起,罗邦鹏逐步退居幕后,罗煜竑于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担任公司总经理,2009年4月上任董事长。2010年9月,罗煜竑受让其父罗邦鹏手中3480万股股份,以24.67%的持股比例,成为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

但从2013年开始,罗煜竑开始大笔抛售手中股份。数据显示,从2013年初至9月30日,罗煜竑共5次减持股份,合计数量198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8.31%。到2013年9月11日,罗煜竑已经把可流通股票全部卖出。与许多高管选择在高位出售股权不同,罗煜竑减持的均价十分低廉。

令人唏嘘的是,海翔药业系其父罗邦鹏所创,成立于1966年,前身是“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1980年更名为“浙江省海门区化工二厂”,之后经股权变更,最终成立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化学合成原料药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公司7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客户包括德国的巴斯夫和比利时的杨森。

将一个乡镇日化工厂打造成上市公司,罗邦鹏耗费了40年,而罗煜竑传承上任不到4年时间,海翔药业已江山易主,不再姓罗。不管罗煜竑出于何种原因最终放弃海翔药业,但海翔药业的传承明显是失败的案例,虽然有继承人来“子承父业”,但是因为缺乏对继承人的培养,也没有相应的家族立法以及继承计划来约束与规范财富的传承,使得家族企业最终拱手让人,继承人无胜于有。[1]

中国家族里很多的财富积累,还在“第一代”的手中。在中国拥有超高净值财富的个人平均年龄是53岁,90%的中国富人都是第一代,并且仍忙于生意,缺乏一个能详细应对家族企业以及财富传承的方案。因此,提前制定家族传承计划,才能完美地完成代际的交接,让传承之路更加顺畅与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