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2025年08月10日
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是一种发病凶险、预后较差的后葡萄膜炎。常见于健康成人,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该病系病毒感染所致,20岁左右的患者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45岁以上患者多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另外,巨细胞病毒感染也是常见病因。临床上一般起病比较缓慢,初发时可有畏光、眼痛及视力模糊。急性炎症阶段前节检查可见中度睫状充血、尘埃状或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部分患者眼压升高,这一特点与单纯急性虹膜炎时眼压降低不同;玻璃体混浊明显。眼底检查可发现中周部视网膜出现黄白色浸润水肿病灶,呈斑块状,散在片状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血管呈炎性改变,动脉、静脉均可受累,但以动脉炎为主,动脉变细小,分支闭塞。缓解期:炎症逐渐消退,动脉血管闭塞,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坏死区常形成多发性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
(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B超显示重度玻璃体混浊。FFA显示视网膜血管节段状管壁着色,不同程度血管闭塞,动脉为主,另有遮蔽荧光、无灌注区等改变。实验室血清HSV或VZV抗体测定、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活检等,有助于病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