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二、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已鉴定的与FEVR相关的基因有6种,包括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基因FZD4、TSPAN12,X连锁隐性遗传基因NDP,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ZNF408,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在遗传基因LRP 5,以及近来发现的基因KIF11。

(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FEVR为慢性进行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在婴幼儿期病情发展迅速,成年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其临床表现多样,轻者通常无症状,重者可因视网膜脱离而严重影响视功能,预后差。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周边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无血管区与血管化的视网膜交界处有新生血管生长,纤维血管组织收缩进而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皱襞,可至晶状体赤道。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脂质渗出、血管性视网膜前膜、视网膜镰状皱襞、黄斑异位、牵拉性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严重病例可有白内障、角膜带状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等眼部并发症。

FEVR早期行FFA检查时,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异常,周边无血管区形成,血管分支增多,分布密集,周边血管在赤道附近突然终止,末梢膨大,出现视网膜周边血管的异常吻合、血管分支间角度变小等。病变严重时由于视网膜周边无血管交界处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内异常渗出,FFA检查可见病变处荧光素渗漏。

(三)诊断

FEVR为遗传性疾病,阳性家族史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然而,有研究发现,55%患者并无明确家族史。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外显率不完全,因而同一突变家系中,不同成员间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异,若怀疑患有FEVR,应对其直系家属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无症状者。本病多数为双眼受累,且双眼表现往往具有不对称性,可能一侧眼处于疾病初期或不发病,而对侧眼已发生全视网膜脱离甚至有严重并发症。一般通过病变较轻的患眼做出诊断,晚期病变较重的患眼表现常与许多视网膜疾病相似,不具有特征性。

(四)鉴别诊断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有早产史、出生低体重史和不规则吸氧史,FFA检查可见动静脉短路处血管嵴,病情多无进展和复发。

(2)Coats病:多为散发,有90%患者为单眼发病,且多为年轻男性,该病累及动静脉血管,FFA检查可见血管迂曲扩张,有囊样、梭形或串珠状的血管瘤形成。

(3)永存胎儿血管(persistent fetal vasculature,PFV)也称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为原始玻璃体未退化所致的先天性疾病,多单眼发病,散发,患眼较对侧小,前部型PFV常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围绕晶状体可见被拉长的睫状突。

(4)色素失调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IP)为X连锁显性遗传病,多见于女性,眼部病变与FEVR相似,其特征表现为皮肤改变,还可伴有牙齿和指甲畸形、神经系统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