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展示平台框架
结果展示平台主要包含两个模块,分别是报告库和影像库,报告库包含四个子模块,分别是主诊、会诊、科室、我的收藏,每个子模块都列举属于该模块的病例,如图7-3所示。
图7-3 报告库展示图
(1)主诊:显示由当前账号医生发起诊断的病例。
(2)会诊:显示其他账号医生向当前账号医生申请会诊的病例。
(3)科室:查看本科室内所有影像报告。
(4)我的收藏:显示当前账号医生收藏的病例,对收藏病例只能查看该病例下所有医生的诊断建议,不能进行任何诊断操作。
影像库列举了由当前账号医生建立的病历记录,如图7-4所示,展示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科室名称、患者姓名、处理状态等。
图7-4 影像库展示图
点击左上角“新建影像”按钮,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此外,还需要点击“上传眼底图像”按钮,此处为了演示功能,仅上传左眼图像(图7-5)。填写完毕之后,点击“提交按钮”便会自动建立病例档案,将该病例中图像上传至图片服务器,同时将相关信息封装为URL向AI算法模块发起HTTP请求。诊断结果包含就诊信息、AI诊断信息、医生诊断信息。
(1)就诊信息: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待诊的左、右眼图像。
(2)AI诊断信息:包含AI算法模块给出的简单诊断信息,包括患有眼底疾病的种类和概率值,并以扇形图的形式直观展示。
(3)医生诊断信息:包含诊断历史信息和当前医生的诊断建议模块。诊断历史信息中包括各类型医生信息以及给出的诊断建议。诊断建议模块包含标签按钮、处理状态按钮、收藏按钮以及诊断建议撰写栏,医生可根据需要点击相应按钮。
如图7-6所示,当医生填写诊断建议完毕之后,有3个按钮可供选择:提交诊断、诊断并转诊、诊断并会诊。图7-6中诊断历史信息中医生的诊断建议仅为功能展示用。
(1)提交诊断:当前医生提交诊断建议,如图7-6诊断历史中第二栏。
(2)诊断并转诊:当前医生提交诊断建议并向指定医生发起转诊,转诊医生填写诊断意见,如图7-6诊断历史中第三栏,转诊医生可以向其他医生发起转诊或会诊。
(3)诊断并会诊:当前医生提交诊断建议并向指定医生发起会诊,会诊医生填写诊断意见,如图7-6诊断历史中第四栏,会诊医生不能向其他医生发起转诊或会诊。
图7-5 新建影像展示图
图7-6 AI诊断结果展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