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国际分期和分类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国际分期和分类(ICROP)
(1)依视网膜受累的范围。
Ⅰ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至黄斑中央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内区域。Ⅱ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至鼻侧锯齿缘为半径,Ⅰ区以外的圆内区域。Ⅲ区:Ⅱ区以外的颞侧月牙形区域,外界是颞侧锯齿缘。
(2)依钟点计算受累的范围。
右眼鼻侧3点位相当于左眼鼻侧9点位,余此类推。
如病变由12点位扩展至1点位,扩展范围为30°。
(3)在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化与非血管化分界处,依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期。
(4)有或无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和迂曲(plus病变)。
2.新修订的ICROP
新修订的ICROP在原ICROP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①增加一个更严重的视网膜病变,见于最低体重出生儿,称为进展性后极部ROP(AP-ROP);②增加介于后极部正常血管表现和明显的plus病变之间的一种中间型血管扩张和迂曲,称为“前plus病变”;③明确Ⅰ区的范围,病变位置愈后,范围愈大,病情愈重。
(1)依视网膜受累的范围。
同原ICROP。
(2)依钟点计算受累的范围。
同原ICROP。
(3)病变范围共分5期。
1期:分界线。
2期:嵴。分界线变宽、变高,呈白色或粉红色的嵴样隆起。其后缘可有血管进入。在嵴后视网膜表面可有小而孤立成簇的新生血管,呈爆米花样。
3期: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生,或新生血管由嵴扩展进入玻璃体。
4期:部分视网膜脱离,未累及中央凹为4A;累及中央凹为4B。
5期:全视网膜脱离。
(4)附加病(plus病变)。
plus病变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和迂曲。以ROP分期号后添加“+”记录。例如:2期ROP合并plus病变,记为“ROP2期+”。
(5)前plus病变。
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尚未达到plus病变程度,但已有较异常的血管扩张和迂曲。随病情进展有可能达到plus病变程度,称为“前plus病变”。
(6)进展性后极部ROP(AP-ROP)。
AP-ROP不常见,为进展很快的严重型ROP,如不治疗,将进展为5期。特征为病变部位靠后,有显著的plus病变,可伴有适度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AP-ROP最常见于Ⅰ区,也可见于Ⅱ区的后部。早期后极部4个象限内血管扩张、迂曲,病情进展很快。视网膜血管可发生动静脉短路,使小动脉与小静脉不易区分。
AP-ROP的病情不依常规进展,1期可向2期、3期进展。病变范围可呈圆形扩展,在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均可有出血。
(7)ROP退行性改变。
多数ROP可自然退行。由血管增生型向纤维化型转化。急性ROP首先表现为静止型,视网膜病变不再向严重化发展。病变范围可由Ⅰ区减退至Ⅱ区或由Ⅱ区减退至Ⅲ区。
大部分ROP退行性改变发生在分界线部位。嵴的颜色由橙色变为白色,周边视网膜血管变少,颞侧血管弓走行变直。视网膜有色素性改变,还可出现视网膜裂孔,甚至发生孔源性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二)ROP的治疗
对于伴发的眼底新生血管,治疗上采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根据ROP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视网膜光凝。
(三)视网膜光凝治疗时机(最新国际指南)
(1)Ⅰ区的任何期+。
(2)Ⅱ区的3期+,或无plus病变。
(3)Ⅲ区的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