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器歌
晓所分《参同契》,并《补塞遗脱》四篇,为九十章,以应阳九之数。外余《歌鼎器》一篇,本在《补遗》之前,谓其辞理钩连,字句零碎,独存于此,以应水一之数。歌曰:
圆三五,
鼎周圆一尺五寸,中虚五寸。又张随注云:此名太一炉法。圆象天,方象地,状若蓬壶,亦如人之身形。三层,象三丹田也。故三光、五行、四象、八卦尽在其中矣。
寸一分。
厚一寸一分。
口四八,
口偃开如金之锅釜,卧唇仰折,周围约三尺二寸,明心横有一尺。
两寸唇。
立唇环匝高二寸。
长尺二,
鼎通身长一尺二寸,上水入鼎八寸。
厚薄匀。
通身厚一寸一分,令均匀也。
腹齐三,
鼎身腹底通直,令上、中、下等。
坐垂温。
鼎悬于灶中,不著地,悬胎鼎是也。
阴在上,
上水鼎以润下。
阳下奔。
下运火以炎上。
首尾武,
巳、午是阴阳界分,巳为阳子尾,午为阴亥首,故火武也。
中间文。
巳、午两向中间,阴阳进退,各得其中,故火文也。
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七十、三旬、二百六十,都合三百六十日,应周天大数也。于其间细意调匀符火,不令失天地之大数。魏公欲谐偶成文,故分而言之也。
阴火白,
火数遇阴,云火白是也。金水得用,故多白少赤。
黄芽铅。
黄芽生于铅,铅是芽母也。
两七聚,辅翼人。
两七者,后篇云:青龙处房六兮,白虎在昴七兮(下卷八十二章内云),喻青龙七宿之气与白虎七宿之气,合聚神胎,辅翼而生灵汞真人也。缘鼎器立三才,中宫为人,故中篇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是也(中卷六十六章内云)。
赡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
神室金母,养育水银真子也。前篇云:温养子珠是也(上卷二十章内云)。
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
姹女婴儿,得母安养,又为关楗,鼎器坚牢,无路逃逸,只在器内上下游泳,日月数周,渐成纯质。
却归一,还本原。
始以水母为丹基,水母复生其水银,故谓之归一还元也。
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
周年辛勤,细意防护,无致懈怠也。
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丹道幽微,旨趣深远,若能了达,可谓乾坤入掌,日月在心,无所不至也。
刀圭沾,静魄魂。
金液还丹,刀圭沾五内,即神炼气清,魂安魄静,更易凡骨,变为真人。
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
令好生之子,寻究神药根源而修之,勿致误用杂类也。
审五行,定铢分。
凡修还丹,先究阴阳之情性,次明水火之根源,审察五行,区分昼夜,循环刻漏,析别分铢,得阴阳相须、五行互用,方有所获也。故曹真人曰:金液通神仙,须向五行觅。五行处处有,素非仙人惜。要识真铅汞,一水与一石。中宫先为主,水火系为物。二物为夫妇,夫妇相配匹。百刻达离气,丹砂从此出。则知金液还丹,非阴阳五行、真铅真汞,合和成药,则余无别径也。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使研精覃思,勿轻易论之。缄藏于心,若妄以书传,必遭天谴。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录天图兮号真人。
丹成之后,功满德充,膺箓受图,位居真人,证诸道验,不其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