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名家往事》简介
《文艺名家往事》这本书是由.曹致佐著创作的,《文艺名家往事》共有4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序:厚积薄发终有时 周总理与上影的不解之缘 巴金与陈登科心有灵犀 以书相赠寄深情 记巴金、吴强、陈登科、肖马的一次畅谈 《红日》凝结着陈毅的真知灼见 ...
2
序:厚积薄发终有时
张 军 读完本部书稿,像蓦然回到了往昔的难忘岁月,犹如老友相逢,谈笑甚欢。令我更加激动的是,这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到巴金要讲真话的大声疾呼和胸无宿物的赤子之心,更深...
3
周总理与上影的不解之缘
1973年,我进京参加“北影电影创作编剧学习班”。这是“文革”中第一个破土而出的有关文艺创作的专业讲习所。 当时,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文艺创作在“无产阶级文艺要...
4
巴金与陈登科心有灵犀
1990年4月9日下午,我陪陈登科和他的夫人梁寿淦从华东医院出来,便驱车前往武康路。 一上车,陈登科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低沉地说:“大同(吴强姓汪名大同)病得不...
5
以书相赠寄深情 记巴金、吴强、陈登科、肖马的一次畅谈
春节刚过,陈登科和肖马(原名严敦勋,作家严歌苓之父)在吴强的陪同下来到武康路113号。陈登科一见已在院子里等候的巴金,快步向前,抱拳作揖:“巴老,今天是初九,给...
6
《红日》凝结着陈毅的真知灼见
这几天整理书橱,当拾掇到《红日》这本书时,自然想起了27年前的往事。 最早提出要创建“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的是吴强,提议我出任副秘书长负责筹组工作的也是他,也是...
7
一本没有送出的《红日》 纪念吴强百年诞辰
吴强逝世后,《收获》发表了他去美国探亲时写给亲友的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请代为向于伶、元化、柯灵、张军及曹致佐问好”的话,引起了作协机关和创联室一些人的议论。作协...
8
铁骨红梅 记陈登科与刘海粟
向晚时分,陈登科与夫人梁寿淦来到复兴东路512号。这是一幢四层的花园洋房。陈登科透过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朝庭院里张望,带着寒意的秋风吹得梧桐树的落叶在地上打滚,在通...
9
草莽文人 山东好汉 记白桦与韩美林
1978年秋,肖马来信说,他正在蚌埠与陈登科、鲁彦周、江琛合写电影《柳暗花明》,北影的周啸邦已来看稿;李凖是前天到的,正着手修改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他告诉我...
10
酒肉豪情 记陈登科、李凖、吴强、鲁彦周、肖马、贾梦雷的一次聚会
参加《清明》杂志创刊活动的翌日下午,我应邀前往稻香楼。陈登科与肖马、贾梦雷谈得正欢,无疑他们还沉浸在由陈登科和鲁彦周共同创办的《清明》成功刊行的亢奋之中。创刊号...
11
北影的绝唱
孰料啸邦会溘然长逝?! 4月下旬,我对啸邦的挂念日盛一日,无奈没有他新居的电话。去年10月,我曾打电话询问肖马,他说啸邦搬家后尚未联系,一旦得知会立刻通知我。春...
12
翰墨情深颂青松 记李凖与张瑞芳
友人来访,谈笑间,他指着挂在墙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幅字的落款问我:“是不是写电影《李双双》的李凖?”我点了点头...
13
书生意气 侠义心肠 记白桦与韩美林
白桦与韩美林素昧平生,之所以一见如故,缘于韩美林笔下的小猫、小狗、小兔、小鹿、小狐狸…… 白桦未曾想到这些小动物竟会被刻画得那么可爱可亲,尤其是一双双机灵的小眼...
14
我给钟伯伯当快递员 纪念钟望阳百年诞辰
1966年10月,珠江电影制片厂的陈二林、胡威威和我,带着电影文学剧本《淮海塔下》到南京征求意见,在五台山招待所歇脚。7日下午,二林去南京军区大院看望战友,晚上...
15
开创警营文化的先行者
1949年4—5月,南京和上海之间的一座小县城丹阳,已经有近3万大军云集,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华东军区和中共华东局的临时驻地。5月2日,粟裕和唐亮代表三野...
16
劫后余生的重逢
第一排:右4起李琼、扬帆…… 第二排:左2起王元化、于伶…… 第三排:左2吴强…… 第四排:右1起洪泽、钟望阳…… 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合影,不,非也。这是一次历...
17
何须惆怅近黄昏 记张军
年逾八旬的张军,给我一大叠拟议付梓的文稿,嘱我写序。他是长者,曾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我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过。我不敢造次,不过,倘若辜负了他对我的信任,岂...
18
乐善好施,深明大义
1988年7月,张军和我接到庆祝“安徽省作家与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的邀请函,便赴约前往,入住稻香楼。翌日中午休息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原马鞍山市委第一书记、...
19
毗邻“太白楼”的“江上草堂” 记林散之纪念馆筹建始末
每次重游采石,我必定要登“太白楼”拜谒诗仙,也要瞻仰高过2米的李白黄杨木立像。看到这尊雕刻于1974年的造像,犹如见到了为重塑这尊雕像而奔波于大江南北的已故老友...
20
古稀老人的长途跋涉 记徐中玉先生
1990年初,我应约来到徐中玉先生的家。随便聊了几句他便把谈话引入正题:“最近我读了阮海彪的《死是容易的》,百感交集。令我感慨的不光是生动的内容,还有他的生活境...
21
时间让河水变得清澈 记白桦与蓝天野
坐在轮椅上的白桦虽然已经来到首都剧场,却不禁怀疑是否真的会重续舞台旧梦!当他定睛端望着“北京人艺”的演出海报《吴王金戈越王剑》,心不由得一阵剧烈的震颤,唉,邈远...
22
“牛”的海侃和“马”的嘟囔
有一头童言无忌的“牛”和一匹谈吐生风的“马”,就像相声演员出双入对,时不时交头接耳,动不动海阔天空,话题常谈常新。“牛”因健谈被冠以“牛博士”的雅号,“马”因其...
23
大处着墨墨未干 记电影《林则徐》作者吕宕
吕宕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了。作为他的晚辈和结交三十几年的挚友,我一直深深地怀念他。 1964年上半年,吕宕由省文联调来马鞍山市文化局。文化局在杨家山的一栋小二楼底...
24
《布谷鸟叫了》 记杨履方的起伏人生
又过了几天,吃完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正谈在兴头上,杨履方突然出现了反常的情况,上睑抬起,眼球上蹿,喉部痉挛,口吐白沫,还发出叫声。我吓呆了。肖马有经验,说这...
25
梦在凤凰湖
应邀回马鞍山讲课,多年未见的老友王军约我去凤凰湖山庄茶聚。这一邀请正遂夙愿,便欣然前往。 之前,多次听闻钢城新增一处美景,被誉为“马鞍山九寨沟”,我将信将疑。2...
26
小画巨幅爱无涯 记马烽、孙谦、朱丹、李凖、黄胄、杨履方、肖马、韩美林的一次聚会
肖马带回来一幅画,画的是动物,因别出心裁,引发大家观赏。在人们心目中,狐狸通常是狡猾、奸诈的小动物。画中狐狸的神态天真无邪,像孩子般稚趣活泼。大家问肖马,谁画的...
27
与民同乐的伟人风采 记周恩来与黄宗英
我和黄宗英是同事,都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40年前,我在北影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时,一谈起她,旁人几乎众口一词,都对她赞赏有加:“影坛才女,文苑美人。”记得1...
28
用亲切的呼唤一锤定音 记周恩来与秦怡
挑选演员的工作告一段落,我准备抽空去秦怡家。出发南下选演员的前一天,演员秦文托我带给她女儿一百元钱。秦文是秦怡的妹妹,她把女儿寄养在姐姐家。说实话,秦怡是著名演...
29
杨雅琴的似火青春
1975年6月,电影《青春似火》的摄制组成立了,由董克娜执导,阙文为副导演,主要演员有杨雅琴、辛静、李树钧、鲁非等。北影编导室再三强调,周总理在四届人大提出要实...
30
大洋彼岸遇知音
一提起30年代的电影明星,人们自然会如数家珍地提到阮玲玉、王人美、黎莉莉、金焰、郑君里……这些影星从崭露头角继而熠熠生辉,全仗一位导演的慧眼识珠。 默片女神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