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和“大孩子”聂耳
20世纪30年代的影片《大路》,被电影评论界公认为写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是中国无声电影的巅峰之作!
影片的编剧是孙瑜,导演也是孙瑜。
该片以筑路工人为题材,结合当时全国抗日救亡的形势,讲述了一群年轻的筑路工人保家卫国的故事:
20年前,金哥的母亲死在逃荒路上。临死时,她将怀里的儿子交给丈夫,拼着最后一口气说:“快抱着孩子去吧,找路,只有向前。”
20年后,金哥长大,他与沉默刚毅的老张、率直憨厚的章大、千灵百怪的韩小六子、年轻有为的小罗、聪明有学问的郑君等五个青年朋友,不甘在城市里受欺侮剥削,同到内地筑路工程队,参加修筑一条重要的军用公路。公路修筑到一处险要地段,金哥等人就在村口丁福记饭铺包饭,与饭铺丁老板之女丁香和投靠丁老板的江湖女艺人茉莉结下友谊。军事形势日趋紧张,筑路工人和士兵昼夜不停,合力施工。敌人鉴于这条公路对侵略政策不利,暗中指使汉奸进行破坏。汉奸邀请金哥等六个工人赴宴,席间以谎言笼络不成,用金钱收买又不成,遂囚六人于地下室。
丁香和茉莉因金哥等人久去不回,怀疑出事,翌日以替汉奸烧菜为名,进入汉奸住宅,用计救出金哥等人。老张为掩护同伴脱险,在与爪牙搏斗时牺牲。金哥回村后,当地驻军闻报,及时惩治了这伙汉奸。公路修通后,敌机突然来袭。金哥等人奋起保护公路,与敌机进行斗争,最后与茉莉一起壮烈牺牲。前方战事又起,后援部队从新修公路开赴前线。这时,唯一幸存下来的丁香,目送飞驶而去的军车,仿佛看到金哥等六个青年仍在合力拉着铁磙前进,天空中也隐约响起筑路工人唱《大路歌》的歌声。
那么,他们建筑的是什么路呢?影片的主题歌《大路歌》末尾是:
背起重担朝前走,
自由大路快筑完!

孙黎和王人美、金焰合影
大路,象征着自由解放的大路。
此片不像一般的影片,把戏集中在一两个主要角色的身上,而是一部所谓“群戏”。剧中六个青年路工和饭铺的两个姑娘都同时出场演戏。孙瑜独具匠心地着力于让八个演员都有戏可演。须知,角色众多势必会压缩单人的表演空间。为了能让演员把角色演活,他都挑选能独当一面的当红明星,力求做到每个人物的一招一式都能传情达意,还得避免因表意失当而成为“跑龙套”的虚设;也不能让演员表演欲过盛,只顾突出自己,抢了戏。正因如此,孙瑜通过对演员的外在形象、表现特点、能否在合作中相映生辉的多方权衡,最终夺定由演技派明星金焰、黎莉莉、陈燕燕、郑君里、刘琼、韩兰根、章志直、罗明来各司其职。
金焰——1929年跻身银幕,在《热血男儿》中出演配角。留美归来的孙瑜慧眼识珠,在《风流剑客》和《野草闲花》中,都让初出茅庐的金焰担当男主角。金焰因出色的表演而一炮走红。
黎莉莉——孙瑜在《火山情血》中起用当时被称为歌舞三杰之一的黎莉莉。黎莉莉晚年时深情地说:“孙瑜是我的启蒙老师。”
陈燕燕——1930年出演处女作《自杀合同》,赢得了“南国乳燕”“美丽的小鸟”的美誉。
郑君里——《乌鸦与麻雀》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两部经典之作,都出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导演郑君里之手。然而,人们也许并不知道,是金焰把他推荐给了孙瑜。孙瑜凭借敏锐的眼光,让这个乳臭未干的小青年在《野玫瑰》中担纲广告画家小李,这是郑君里第一次在银幕上担当主角而崭露头角。其后,孙瑜再度趁热打铁,在《火山情血》中,让郑君里主演敢于反抗地主恶霸的青年农民。郑君里不负厚望,因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而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张翼——一生参拍了一百二十几部电影,被赞誉为“影坛雄狮”。
刘琼——经金焰介绍进入电影界,并由金焰推荐被孙瑜相中而参加《大路》的拍摄。其后,刘琼在《金银世界》一片中扮演的张伯南,为他奠定了影坛小生的重要地位。因在《生离死别》中的出色表演走红影坛。
韩兰根——1931年在影片《渔光曲》中扮演“小猴”,他真实自然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因此得到一个“瘦皮猴” 的雅号,而且越叫越响。韩兰根是中国老一代滑稽影星,被当时的影人评为“东方的劳莱”。
《大路》云集了如此之多的影星,真可谓影坛的一出“群英会”。孙瑜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无非是想通过塑造一群革命乐观、斗志昂扬的青年路工金哥、老张等六条“好汉”和两名女青年,因不同性格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表达了反帝必胜的信念。
非常有意思的是,孙瑜一时兴起,把演员原来的姓氏沿用于剧中人物,如金焰饰金哥,张翼饰老张,郑君里饰郑君,韩兰根饰韩小六,高个子刘琼饰刘长,等等。至于性格方面,演员和剧中人物也大致相似。如活泼爽朗的黎莉莉饰豪放泼辣的卖药女茉莉,沉静内向的陈燕燕饰温柔羞涩的饭铺女儿丁香。
一个剧本,八个主角,在电影创作中闻所未闻。人物关系众多,谋篇布局何以集中于对主题的阐释?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孙瑜的高明就在于有魄力把反帝的主题统一于筑路工们的行动;把斗争、乐观、必胜的信念统一于大家的精神。为了力求八个主要人物性格上的鲜明突出,孙瑜透过女性的视角——茉莉和丁香——展示了男性的性格特色:如金哥是最勇敢的、乐观的,他善于带头,总是在微笑,永远向前,从来没有说过这事难办。老张的沉默外表近乎悲观,但他不是消极的,而仅仅是“一个不容易忘记痛苦和仇恨的人”。金哥的微笑越多,就显得老张的皱眉越深。各人做各人的戏,更衬托出彼此的风骨。茉莉和丁香亦然,黎莉莉和陈燕燕都是当时学生们喜爱的明星,茉莉有男性的豪放,丁香却富于女性的温柔,两位姑娘可以放心地施展各人的才华,不用担心谁会 “抢”了谁的戏。因为戏路不同,各有千秋。
1934年拍电影,因制作尚未产生合成技术,所以尚处在无声对白与配音歌唱相结合的阶段。有鉴于此,孙瑜分外重视电影歌曲的作用。为了使《大路》这部电影声色并茂,在歌词创作上,孙瑜请大笔如椽的孙师毅写成序曲《开路先锋》,还请著名剧作家、诗人、记者、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安娥(实乃中共中央特科工作人员)着力创作了两首插曲《新凤阳歌》和《燕燕歌》,孙瑜自己着墨《大路歌》。由谁来谱曲?个子不高、身体壮实、皮肤黑黑的“大孩子”看完剧本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
“大孩子”是孙瑜给聂耳起的昵称。孙瑜和聂耳,还有王人美、黎莉莉都是加盟“明月歌舞社”的同事。聂耳是乐队小提琴手。孙瑜发现,聂耳对音乐特别敏感,不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时不时不经意间哼出动听的曲调。会看的看门道,孙瑜从聂耳的“脱口而出”中看出了他的音乐天赋。经过交谈,方知聂耳自小就热爱音乐,参加过各种音乐活动。1925年,聂耳在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就读,同时,每天晚上还参加法籍教师柏希文开办的英语学会,补习英语。
柏希文精通英、德、法几国文字和拉丁文,也懂得中文。他热心于教育事业,看到当时昆明外语师资的缺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便筹办了英语学会,为学校师生课外补习英语。他亲自担任教师,对学生的收费很少,如果学生无力负担,还免收学费。聂耳就是免收学费的学生之一。
柏希文不仅在英语方面对聂耳的帮助很大,在思想方面也对聂耳有一定的影响。柏希文是一位尊敬达尔文和哥白尼的无神论者,在讲课中,经常对学生灌输无神论的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罪行,并阐述帝国主义必败、中国必胜的观点。柏希文又是音乐爱好者,娴熟于钢琴弹奏。当他发现聂耳有音乐天赋后,就经常给聂耳弹奏瓦格纳、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大师的名曲,以作示范,并在音乐理论上加以阐明。聂耳自小耳濡目染,自然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
孙瑜和聂耳在音乐和对社会的思考上有着共同语言,便成了能推心置腹的知心好友。1932年,孙瑜拍摄《火山情血》,聂耳给他提供了许多有关南洋群岛的资料,还热情地帮美工师设计南洋布景。1933年在孙瑜编导的《小玩意》中,聂耳一时高兴,还客串演出,扮演卖臭豆腐干的小贩“小黑子”,为影片增加了不少兴味。
不久,聂耳一鸣惊人,相继创作了《卖报歌》《码头工人歌》。这两首充满生活气息、慷慨激昂的曲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也震惊了音乐界。孙瑜明确地意识到,这样健康洪亮的歌声,绝不是一个人关在亭子里或徘徊在丁香树下写成的。应该说,劳动人民的脉搏就是聂耳曲谱的节奏,劳动人民的喘息和怒吼就是聂耳震天动地的歌声。
如果说聂耳的这两首歌,是对底层劳苦大众淋漓尽致的歌颂,那么,聂耳显然是第一位愿意讴歌大众的音乐天才。
既然如此,为《大路歌》谱曲非他莫属。况且卧榻之旁就见俊才。当孙瑜约聂耳为《大路歌》写曲子时,聂耳迅速浏览起歌词来: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咳嗬咳!(嗬咳哼)
大家一齐流血汗!(嗬嗬咳)
为了活命,
哪管日晒筋骨酸!(嗬咳哼)
合力拉绳莫偷懒,(嗬嗬咳)
团结一心,
不怕铁磙重如山。(嗬咳哼)
大家努力,一齐向前!
大家努力,一齐向前!
压平路上的崎岖,
碾碎前面的艰难!
我们好比上火线,
没有退后只向前!
大家努力!一齐作战!
大家努力!一齐作战!
背起重担朝前走,
自由大路快筑完。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嗬咳哼!(嗬咳哼)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嗬咳哼!
读完,聂耳直率地问:“需要哪样的情调和节奏?”孙瑜答道:“我希望带一点俄国《伏尔加船夫曲》那样悲壮的调子,因为我觉得,筑路工人拉着压路的大铁磙时,也好像旧俄船夫们拉着沉重的木船一样……”
聂耳同意孙瑜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表现筑路工人艰苦沉重步伐的同时,更应强调人们团结合作,负起重担,争取为抗战筑路的那种青春蓬勃的节奏和胜利乐观的信心。
打这以后,孙瑜与摄影师等人去了无锡太湖、浙江昌化溪、安徽等地看外景选址。月余回到上海。翌日,聂耳兴冲冲地来到孙瑜家,一进门急忙打开他的大黑皮包,拿出歌谱,在客厅里边做出拉大铁磙的姿势,边哼唱起《大路歌》来。他还在歌词头尾添加了生活中筑路工“哼唷、哼唷”的劳动号子。为什么要“节外生枝”?聂耳说,劳动时打起号子,心中有力,身子便轻,劲头就大;号子打得好,足步齐,行动快,转弯抹角灵活。所以,打号子和唱戏一样,唱得有板有眼,才会给干重活的人无形中增加力量。《大路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因此应该震响着号子声。
聂耳又亮开嗓门,唱得刚健、浑厚而嘹亮,动作也做得干练逼真。
唱完,聂耳站到孙瑜面前,像小学生那样等待老师的评判。孙瑜被那雄豪奔放的旋律深深震撼。不消说,倘若没有去十六铺观察码头工人的肩挑人扛,不去深入感受工人打着号子干活的强烈的劳动气息,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情绪饱满、音节铿锵的曲谱来的。孙瑜虽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但没有一言半语的夸赞,而是把聂耳紧紧地搂抱住。过后,他拉着聂耳大步跑到寓居不远的金焰家。
孙瑜不仅是金焰、王人美的好友,而且是这对影坛伉俪的婚礼主持人。
聂耳二话没说掀起琴盖便弹奏钢琴,还带头领着他们唱起了《大路歌》。他们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顺口,越唱越响亮,直到唱得嗓音嘶哑,才意犹未尽地屏声敛气。但是,他们一刻也没有消停,金焰高兴地对着聂耳的胸脯捶了一拳,王人美把跷起大拇指的拳头举到聂耳的眼前,孙瑜则从聂耳的后背把他腾空抱起,连着转了几圈。显而易见,这几位好友,就是用这种热烈的举动表达了对聂耳的赏识。
等到大家平静下来后,金焰提出有几个音符应该更具民族特色,聂耳认真听着,同时用灵活的手指在钢琴琴键上缓缓地弹弄着……孙瑜从琴声的变化中听出,聂耳不仅虚心接受了建议,而且并非囫囵吞枣,而是融化后再升华,使得响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产生更加和谐的共鸣。当聂耳专注地自弹自唱时,孙瑜、金焰、王人美立即同声附和。唱罢,聂耳骤然用力按了一下琴键,站起来兴奋地高叫:“这样不就行了吗!”接着他用双手对着琴键一阵冲击。于是,一首激动千万劳动人民心弦、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节奏的杰作完成了。
序曲《开路先锋》以中国工人阶级不甘遭受压迫、誓要搬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为创作主题:“我们是开路的先锋,不怕你关山千万重!几千年的化石,积成了地面的山峰!前途没有路,人类不相通。是谁,障碍了我们的进路,障碍重重?大家莫叹行路难,叹息无用,我们要引发地下埋藏的炸药,对准了它轰!轰!轰!”
其雄壮豪迈的气势,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给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老百姓以极大的鼓动和引导。此歌由孙师毅作词,聂耳作曲。
在创作序曲《开路先锋》时,聂耳曾经把二房东老太太吓坏了。他租借的是二层前楼。当他完全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时,白日和晚间反复高唱“轰!轰!轰!哈哈哈哈哈……轰!”他的笑声越来越响亮,再夹杂着一些爆炸似的捶桌顿足声,把二房东老太太吓得心惊肉跳,以为这个年轻的房客神经出了毛病,许是因为失恋或者失业而发了疯。
1935年,《大路》在上海首映后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影片中的四首歌也传唱一时,尤其是《大路歌》和《开路先锋》,骤然成了震撼人心的时代的最强音,其中“背起重担朝前走,自由大路快筑完”的歌词鼓舞了全国人民,转化为一种民族精神。
《大路》的外景是在无锡太湖边筑路工地上拍摄的。聂耳说,生活是艺术的摇篮,他希望到工地上通过亲身体验,从而能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王人美因闲暇而随夫出征。一来可以照顾金焰,二来是凑热闹,乘此机会好与黎莉莉、陈燕燕做伴。
外景队下榻在一家郊外的小旅馆。孙瑜很快就进入拍摄的前期工作。年轻活跃的聂耳有暇就弹奏随身带着的吉他琴,还动不动出点子开玩笑,甚至叫韩兰根装神弄鬼吓唬大家……他的风趣逗乐使大家感到格外的轻松愉快,便亲切地叫他“大孩子”。
聂耳是一个才大心细的人。他发现孙瑜虽忙于引导演员进入剧本角色之中,但常常眉头紧锁,似乎心中隐藏着一种难言的焦虑。一天傍晚,聂耳欲散步走出旅馆,一眼看见孙瑜正站在一棵树下发呆。聂耳径直走到他面前,直截了当地问:“老兄,我发现你一定有什么心事,难道你对我也不能言说?”孙瑜略一迟疑,便和盘托出:“投资的经费有限,要拍到得心应手,只是囊中羞涩。就说住宿,无奈让大家屈尊俯就农家小舍。唉……”聂耳看着孙瑜长叹一声,不以为然地说:“你多虑了,只要把片子拍好,大家不在乎栖身之处的好坏。你没看到大家都是乐呵呵的?”
孙瑜抿紧嘴摇摇头,苦笑着说:“大家一心想拍好片子,越是不在乎,我越是不安。接下来要用钱的地方比预算的还要多。请筑路工拍群众场面得付酬,飞机扔炸弹也是一大笔开销,入不敷出,愁死我了。”
沉默,还是沉默。聂耳用轻松的语调小声嘀咕了一句:“老兄,船到桥头自会直,我想,天无绝人之路。”说完,一边想着,一边顺着大树转圈。转了一圈又一圈,突然间,他猛地站在孙瑜面前,高声说:“有了,钱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孙瑜不解地望着他,问:“会来的,从哪儿来,从天上掉下来?”
“对,从天上掉下来,肯定会从天而降。你听我讲,我们在太湖边拍片,有许多事要靠地方上方方面面的支持。所以我马上组织一场篮球赛。金焰、刘琼是上海出名的篮球健将,由电影明星和当地最好的球队对垒,一定会造成全城的轰动……”
当地记者听闻金焰、刘琼、韩兰根、陈天国这几位电影明星将披挂上阵,与无锡劲旅梁溪队一决雌雄,而且难得一见的女明星黎莉莉、陈燕燕、王人美将组成啦啦队,并由聂耳担任队长,如获至宝,立即在报纸头版头条大加宣传,还表示要对在无锡拍电影《大路》的新闻进行追踪报道。
“联华、梁溪慈善篮球赛”是在无锡羊腰弯私立锡中的操场举行的。虽然需要凭票入场,为了一睹明星芳容的市民像狂潮一般涌进球场。比赛现场秩序井然,梁溪队以38比29获胜。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旱区灾民。
聂耳不是信誓旦旦地说“钱会来的,一定会来的”。须知,进行这场球赛醉翁之意不在酒,结果却颗粒无收。
事情的发展却令外景队蒙了又蒙,真的是喜蒙了。
孰料这场比赛不仅比赛当天来观战的人蜂拥而至,赛后的影响更是波及无锡全城。一位陈姓的巨商特意带着一众头面人物前来表示慰问,感谢上海的电影明星看得起“小上海”(30年代无锡的别称)而光临“锡城”……当他环顾外景队十分简陋的驻地后,不胜感慨地说:“要拍筑路工地,哪儿都可以拍,为何直奔无锡?这说明,众位电影明星对无锡情有独钟。‘难泥’无锡人(我们无锡人)的待人之道就是投桃报李,我愿意让出一处住宅给你们做拍摄的大本营。”另一位商人插问:“是不是靠近鼋头渚依山傍水的那幢花园别墅?”陈老板答道:“对。诚盼上海拍电影的各位赏光栖身鄙处,我现在就回去扫榻迎客。”说完匆匆走了。其他几位商贾老板也纷纷表示,“难泥”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大阿哥来了,小阿弟理应尽地主之谊。他们回去后,立即把表态变为行动,纷纷慷慨解囊。商贾老板为了支持拍电影大方出手的消息又成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这样一来,许许多多乐善好施的富翁都前来表示愿意谨献微薄之力。孙瑜因为在经费上已经不是捉襟见肘,便一一予以婉谢。不过,有一群人,尽管孙瑜再三明确表示“请你们做群众演员,理应按劳付酬”,但筑路工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大声嚷嚷,“你们拍反抗帝国主义欺负我们中国人的片子,是在为我们中国人说话,现在‘难泥’无锡人都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难泥’一个铜板都不要。你们一定要给,‘难泥’就不拍!”
面对这伙真心实意的筑路工人,整个外景队深受感动,孙瑜向筑路工深深鞠一躬,说:“话说到如此,我们心领了。有各位兄弟鼎力相助,我们一定与你们同心协力把戏拍好。”有一场戏,群众演员有三四百人,当协助拍摄的筑路工人举起铲、锹、铁锤,从四面八方怒吼着涌来,最终包围了地主和大个子工头时,他们愤怒的感情朴实自然,显得无比真挚。拍完这场戏后孙瑜不胜感慨地说:“倘若要支付每一个人的出场费,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幸亏‘大孩子’的妙计良策,解救《大路》因缺钱而陷入窘困之中。他啊,羽扇纶巾谈球赛,招财进宝转安危。”在拍摄的过程中,聂耳虽然不是演员,但随处可以看到他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有时,他流着大汗,满脸通红,在筑路工人和炸山捶石的山崖间跑上跑下,为唱歌指挥打拍子,使当时用无声摄影机拍摄有声歌唱的镜头,顺利地在他的创造性劳动中得以解决。在休息时,聂耳和大家攀山涉水,在大自然的温暖怀抱中激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他曾带着演员和一些筑路工人,摇着一只运石头的木驳船,在月夜下的太湖上弹琴歌唱,大笑大嚷,使那古老沉寂、遗留着西施和范大夫游迹的五里湖响彻了青年一代热烈豪放的笑声。在笑声中,他像朗诵似的大声说:“路在我们脚下,路越走越宽广,走在这条路上,人民做我们美丽河山真正主人的日子快要来了。”孙瑜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这是聂耳的心声,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聂耳的心中怀着远大的目标。后来才知道他是中共党员,是田汉在1933年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就是说,他心中自有丘壑,是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投身于电影的拍摄。正因如此,聂耳与我们游息之余,并没有忘记去访问那些靠太湖为生的农民和渔民。可以说,我们谁也比不上聂耳那样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真诚。他不是站在一旁去‘同情’和‘表扬’他们,而是深入他们中间去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怀着同样的思想感情去接近、了解、描写并真正地热爱他们。”这是孙瑜对聂耳发自心底的评价。

聂耳

孙瑜
在孙瑜的眼里,聂耳是一个活脱脱的“大孩子”。他说:“聂耳个子不高,为人爽朗风趣,调皮活泼,就像一个大孩子。他的耳朵很大,耳垂也肥,耳轮分明,外圈和内圈很匀称,挂在大圆脸的两旁。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耳朵,竟然可以随意耸动。平时与大家说笑,有人会怂恿他以耳助兴,他也乐意耸动两耳跃动不停形似跳舞,或驱动两耳帆似的张开,抑或形成两扇屏风……在他尽兴表现的时候,还自我标榜这是无处可觅的‘耳朵舞’,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孙瑜对他说:“‘聂’字,三耳堆成山,和你与生俱来,而且你喜好以耳逗乐,不妨称你为‘耳朵先生’。”聂耳笑着说:“承蒙抬举,恭敬不如从命。既然今生与‘耳’字有缘,现在本人郑重宣布,聂守信改名为‘聂耳’。”聂耳,就是这样一个在戏谑中应运而生的名字,却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在他人生短暂的三年音乐创作中,深刻地反映了在苦难中奋力求解放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充满对未来的胜利信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从而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为我国无产阶级音乐开辟了道路。
聂耳曾经对孙瑜说过:“我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时,感情很激动,创作的冲动像潮水一样从思绪里涌出来……那时我没有钢琴,就让金焰把这首歌一句一句地试唱出来,我听了再修改。”《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歌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当孙瑜和金焰得知这首歌被评定为国歌后,他俩高兴得手舞足蹈。金焰一迭声地说:“天哪,我真不敢相信,就在我家小屋里,‘大孩子’的即兴创作,居然会一鸣惊天!不过,当时他击浪中流的爱国气概、作曲时的隽思妙曲,使我非常清晰地透视到他的心灵——他的爱国情怀如水晶般透明、坚实。”孙瑜深有感触地说:“正因为聂耳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性情中人,又是百折不挠、标新立异的音乐天才,才为我们民族谱写了震撼人心的时代最强音。可惜啊可惜,若他在天有灵,一定会笑看人间。他啊,这个大孩子,如果说他在音乐创作上是一位‘乐乃心声’的天才音乐家,那么他在生活中恰恰是一个风流洒脱的‘英俊少年’。1932年,他在家乡女友袁春晖的照片后题写了一首短诗‘记得你是一朵纯洁的白兰,清风掠过,阵阵馨香,我心如醉……’,这是他至纯的初恋,多么浪漫。我在1931年和聂耳初次见面,他笑着用云南乡音说四川话,‘云南、四川我们是大同乡啰!’以后接触多了,我发现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他喜欢电影,凡看到动情之处,必定又哭又笑。想当初,谁为《大路歌》和《开路先锋》充当歌手?这个清湛似水的‘大孩子’也不事先征求我的意见,便当着众人发号施令,‘我看这两首歌就由片中的六位男主角,再加上剧务主任和孙导,一共八个人共同齐唱。金焰是出名的金嗓子,领唱非他莫属。还有,《新凤阳歌》请黎莉莉献歌一曲,《燕燕歌》当然由陈燕燕放声歌唱。怎么样?我的这番安排个个人尽其才,好吧,就这么定了’。按常理,我是导演,他这不是喧宾夺主吗?然而,我俩是至交,寸长尺短,各有所长。我佩服他的惊才绝艳,在我看来,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艺术家。永远热情奔放,他的心永远是纯洁的。况且聂耳的这番调兵布将正合吾意。我爽朗地大笑,知我者心有灵犀也。”
曾经在电影《聂耳》中饰演聂耳的赵丹说过:“孙瑜说聂耳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是的,聂耳是一个爱花,爱书,爱孩子,爱运动,爱生活中一切健康、美好的事物的大孩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孙瑜与聂耳,这一对惺惺相惜的挚友,可以说是30年代影坛上精诚合作的楷模。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孙瑜是一位被美誉为“影坛巨匠”的大导演。由他俩合作的《大路》,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聂耳作曲的《大路歌》《开路先锋》豪迈宏伟,除了被选作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两首可以说是为广大群众唱得最多的聂耳作品了。孙瑜与聂耳,一段影坛上的旷世情缘,真可谓珠联璧合,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