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创生

悲剧的创生
img

在古希腊的丘陵与田野上,从巍峨的奥林匹斯山上落下来一颗文学的种子——这就是欧洲文学巨流的第一滴水。

最早向人们蹒跚走来的是长髯过襟的盲诗人荷马。他的竖琴声拖着一串连绵不绝的史诗的乐章;紧随其后的是轻盈的贵族小姐萨福。她低吟着一支抒情诗的夜曲。在老人与少女之间横亘着许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老人的史诗是氏族社会集体的呼声,而少女的抒情诗篇则是贵族阶级个人的吟唱。

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战争与爱情融汇化一——在史诗与抒情诗的结合中,战神与爱神共同为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创造了一种抒情的语言,一种集体的“合唱”艺术,即戏剧。

老人与少女的爱情孕育了一位赫剌克勒斯。在戏剧这位赫剌克勒斯的身上流动着老人光荣、勇敢的血液,而他又像少女一样用抒情诗的语言倾诉心曲。于是,古希腊戏剧的主体,严肃的悲剧,是一个个崇高、壮丽有如古老史诗的行动,而书写悲剧的文体则是委婉动听的诗行。

悲剧的创生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生活的体现。就像悲剧的合唱队一样,爱好公众生活的雅典人为自己的城邦寻找到了一种自由的“合唱”的形式。

雅典人歌唱的神祇不是大神宙斯,而是创造人类的小神普罗米修斯。因此,这合唱的前奏所颂扬的并非神圣的太阳神阿波罗,而是放荡不羁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斩钉截铁地说:“悲剧是从酒神颂的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

赞美酒神的形式是由最初的民间的即兴歌曲逐渐演变为由五十人组成的合唱队。酒神,在希腊神话中是司掌葡萄之神,也是酣醉之神和快乐之神。歌颂酒神本身就是一曲绝妙的“欢乐颂”——这恰好与希腊人儿童般的乐观天性相吻合。痛饮人生、及时行乐是希腊人在这块明朗的滨海土地上所衍生出来的、不无消极色彩的人生观念。这决定了他们宁愿顺从人的主观意愿——选择酒神,也不愿服从自然的理性要求——选择太阳神,来实践他们的生命之梦。

至于酒神颂,通常是在演唱时,领唱者离开装扮为酒神侍从(即半人半羊的萨提尔所组成的合唱队),与其交替轮唱。这无疑是对白的滥觞。只不过这种对白属于歌唱范畴。阿里翁是演唱这种祭祀歌舞的第一人。不过,要将这种歌舞发展为戏剧,还必须要有表演的介入与对歌舞形式固定主题的突破。

第一点变化是由忒斯比斯在公元前535年完成的。他在歌舞中加了第一个演员,改变了单一歌舞性质。演员与歌队相互问答——这就成为戏剧表演的基础,即对话。剧中,演员利用不同的面具,不断扮演君王、皇后、神使等,使原始歌舞有了“行动”,具备了叙事成分,强化了戏剧的外壳。第二个变化是稍后的剧作家完成的:戏剧不再仅仅以酒神为题材,表现内容逐步扩展。因而羊人合唱队也就没有必要了。取而代之的是真人的合唱队。主题的拓展与滑稽因素的摒弃,使得悲剧的严肃特性更加鲜明了。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每出现一个新的成分,诗人们就加以促进;经过许多演变,悲剧才具有了它自身的性质。”古希腊戏剧史上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分别为悲剧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忒斯比斯的舞台上,一个孤立的演员与作为主体的歌队之间的交流,很难触发出辉煌耀眼、诗意盎然的剧情来。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便又引进了第二个演员,并相应削弱了歌队的作用;随即,索福克勒斯再次引进第三个演员,并增添了布景。演员的增加实质上是将剧情复杂化,并将戏剧中心由歌唱移置到对白上来,即用悲剧的叙事风格逐步取代原有的抒情基调。这样,悲剧形式基本定型。到了欧里庇得斯的时代,悲剧的合唱队已降至陪衬地位,人数也由原来的50人改为12人。

img

希腊人经常在雅典举行戏剧比赛。参赛作品必须是三部连续的悲剧和一个萨提尔剧(即羊人剧)。悲剧既然已经发迹为独立的艺术,便不再限于祭祀节日上演。剧场也应运而生。希腊剧场是大半圆形的空地,建筑在露天的山坡之上。舞台则在半圆的中央。当年的雅典剧场可容纳两万人。演员则足登高底靴、头戴面具出演。

悲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借助神与英雄的身躯来传达当代希腊人自己的思想感情。悲剧广泛涉及了人类命运,包括战争、僭(jiàn)主制度、民主制度、妇女等问题。

悲剧的创生是与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的名字相联系的。在他诸多的作品中,《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最能体现早期希腊悲剧的特质。其中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情节简约、严肃,给人一种希腊雕塑的凝重、庄严的感觉:

大神宙斯不喜欢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人类,要毁灭他们。而普罗米修斯却盗来天火赠与人类,赋予他们智慧,使其能够生存。为此,他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剧的开首是长河神的女儿组成的歌队前来安慰这位“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作为普罗米修斯的岳父,长河神劝女婿妥协,并愿出面向宙斯求情,但普罗米修斯拒绝了。随后伊娥出场,这个不幸的女子被宙斯追逐,并遭到宙斯之妻赫拉嫉恨。宙斯不得已曾将她变成一头牛,赫拉仍令牛虻叮她。先知先觉的普罗米修斯告诉她,她将漂泊到埃及与宙斯结合。她的第十三代后人(即大力士赫剌克勒斯)会来解救他。他还预言,宙斯若与某位女神结婚,就会被其所生的儿子推翻。于是,宙斯就派神使强迫普罗米修斯道破这个秘密。但被缚的英雄宣布:“我宁愿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做宙斯的忠实奴仆。”宙斯被激怒了。刹那间,电闪雷鸣,普罗米修斯被打入冥土之下的深渊。

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作为正义与暴力两种力量的冲突,是希腊早期悲剧的典范。普罗米修斯——这位希腊悲剧序曲中人类的救星,表现出人类争取生存权利的强烈愿望与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作者通过宙斯的残暴专横、长河神的怯懦、神使的奴性使希腊诸神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

希腊悲剧诗人不仅创造了悲剧艺术形式,也创作出了他们自己的悲剧人生。埃斯库罗斯,一生辉煌、英勇,而且骄傲,他多次赢得戏剧竞赛大奖,并参加过抗击波斯人的马拉松之战,但失意的晚年在西西里度过。据说,在革拉城,一只鹰从空中抛下一只乌龟,击中他的天才的头颅,为他创作的悲剧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他自拟的墓志铭这样写道:

“雅典人埃斯库罗斯,欧福里翁之子

躺在这里,革拉的麦浪翻腾,

马拉松平原称道他作战英勇无比,

头发飘扬的波斯人心里最明白。”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