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鸟

寻找青鸟

img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阅读完《青鸟》后,对梅特林克(1862—1949)这位比利时剧作家的飘忽来去的奇思,及其朦胧中的青鸟的形象所产生的那种复杂难言的心灵感受。我记得,当时我掩卷沉默了许久,然后走到小女儿的卧室,在一盏荧荧如豆的小灯下,轻声为她讲述了这只“青鸟”的迷人故事:

在樵夫的一间小茅屋里,住着一对小兄妹蒂蒂儿和米蒂儿。圣诞前夜,没有得到礼物的两个孩子悄悄下床,趴在窗上窥望外面闪亮的世界。这时,一个自称贝里吕娜仙姑的老太婆走进屋里,让他们为她病重的孙女去寻找一只青鸟。仙姑给了他们一只施展魔法的钻石,并用其召唤来了面包、光明、牛奶、糖以及狗与猫的灵魂。他们将同孩子们一起寻找青鸟。但猫暗中决计阻挠。小兄妹先来到记忆之国,探望死去的祖父、祖母,并发现了一只仙姑所要的青鸟。但他们将其带走时,青鸟变成了黑色的;随后他们又来到黑夜之宫,黑夜妈妈逐次打开鬼魂、病魔、战争与恐怖之门。当他们进入命运之门时,抓获了许多青鸟。可青鸟一见阳光就全都死了。由于猫的陷害,小兄妹几乎落入森林各类树木的复仇陷阱。以后,他们又来到墓地、幸福园,一无所获。在未来王国,他们历尽艰辛才捉到青鸟。但一离开,鸟就变成红的了。最后,光明将小兄妹送回家。圣诞节的早晨,兄妹俩醒来向父母诉说梦境。这时,酷似仙姑的女邻居前来,想索要兄妹俩的斑鸠,作为给她病重的小孙女的圣诞礼物。奇迹发生了,笼中的斑鸠变成了青鸟。而小孙女得到青鸟后霍然痊愈。但正当蒂蒂儿与小孙女一同玩赏青鸟时,青鸟却忽然飞走了。

那么,这出洋溢着浓郁的象征主义气息的童话剧究竟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秘密无疑就隐藏在“青鸟”的形象里。

批评家普遍认为青鸟象征幸福——当青鸟飞走,蒂蒂儿向观众声明:“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我们需要青鸟。”既然是为了“幸福”而“需要青鸟”,那青鸟不是幸福,还会是什么呢?

其实不然,梅特林克这位象征主义戏剧大师因其象征手法的出色运用而著称于世。仅在《青鸟》一剧中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其象征的意义。作家甚至还为他们(它们)贴上象征的“标签”,如光明、时间、母爱、黑夜等。而且,我们还发现,这些“标签”与其形象的寓意完全一致。如果青鸟是指幸福的话,较难解释的一个事实是,剧本中已经有了若干个“幸福”,“幸福们”还被分成不同的类型,那样,青鸟何必又去搅乱其间呢?答案只有一个:青鸟不是幸福。

img

青鸟究竟喻指什么,应该从寻找青鸟的行为动机来加以判断。蒂蒂儿与米蒂儿寻找青鸟,表面上是仙姑的命令,是被动的行动,实际上,在仙姑的命令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她借口救护她的小孙女,但又不自己去,而让两个小孩完成,这明明是一种点化天真未凿的儿童的行为,让她所精心选择的对象通过寻找青鸟,救助他人的途径,来达到认识人生真谛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眼前的这两个孩子活泼、可爱,而且心地善良、美好。当他们探身从窗户窥望有钱的儿童享受圣诞前夜时,淳朴的童心里萌发出的一切,丝毫也没有任何丑陋的、自私的成分。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被仙姑选为人间天使,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使命。

在这个“童话”中,小兄妹不是个别儿童的化身,而是人类的象征。在与其同往的“随从”中,狗是最为忠心耿耿的。它反对其它灵魂的意见,认为“咱们必须听的,让咱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和同生共死,一切都为了!……,就是神明!……”小兄妹是作为人类的代表被派去寻找青鸟的,其它灵魂只是随从。只有人才是神明。因此,作家还特意让“光明”这个圣洁的形象“站到了人的一边”。

相反,站在人类对立面的是阴险的猫、黑夜、森林等。然而,对寻找青鸟这一行动的秘密含义,猫认识得再清楚不过了:“咱们有一颗灵魂,但是,人还不认识。因此,咱们还保存了仅有的一点独立性。然而,人若是找到了青鸟,就会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得见了,咱们就得完全听凭他的摆布。这话是我的老朋友黑夜告诉我的,她就是生命奥秘的守护者。”不让人得到青鸟,就是不让人获悉“生命奥秘”。因此,连黑夜也忧虑她的秘密都被人类攫取,使得她的那些恐怖、幽灵和病魔每况愈下。

只有青鸟知道一切秘密。也只有青鸟可以告诉人类一切秘密。这就是梅特林克提示给我们的。人们得到了青鸟,就可以生活在光明与智慧中。而黑夜、猫等一系列阴性的生灵失去了青鸟,也就会无法再影响或威胁人类的生活,就会更加害怕作为神明的人。

也正由于人类没有得到青鸟,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光明说,“对周围的一切是孤军作战……”

青鸟就是智慧,是真理,是生命奥秘,是人生的最高意义上的真谛。理解了她,也就掌握了自然。

于是,小兄妹在“取经”的十万八千里的漫长路途中,经历了“八十一难”:得而复失的沮丧,黑夜的恐吓,命运阴森的大门,黑森林中的搏斗,未来国的奇遇等等。人生真谛之所以宝贵,就在于人类要得到她,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必须以最崇高、最无私的方式来不懈地追求。不停的失败,连续的失望,并不等于说,小兄妹没有完成使命——人类实际上已经从其一系列的失败中体悟到了人生真谛的所在。

在这部戏剧中,有一个细节:仙姑在开场时为小兄妹布置任务。但小兄妹归来后,她却没有露面,似乎少了一点交待。令人不解的是圣诞清晨,酷似仙姑的女邻居前来,向小兄妹讨要斑鸠来救护她的小孙女。这时,我们忽然醒悟,如果仙姑与女邻居并不是一个人的话,那就必定是仙姑首先幻化成女邻居的模样(这就解释了仙姑甚至像个妖婆的原因)提前来到圣诞前夜的小兄妹的茅屋里,并吩咐人类在此等候一位需要救助的人。

小兄妹没有空手而返。否则女邻居翌日就不会来了。光明所讲的“青鸟是不存在的”也是一种误解。青鸟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颜色、变色与否,或其它的外在形式。青鸟应该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的、超越物质形态的存在。剧中那么多青鸟却没有最终成为真正的青鸟,而小兄妹的一只斑鸠却一夜之间变成了真正的青鸟。这岂不是说明了问题最根本的症结吗?

青鸟意味着人生的真谛。而人生的最高真谛应该是,也永远是真诚、善良和无私,是宽容博大的胸怀,是勇敢的牺牲精神——就像小兄妹在寻找青鸟时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特性一样。作者意味深长地对照了小兄妹前后两次不同的行为:当仙姑前来,问到青鸟时,蒂蒂儿表示不肯将斑鸠给人,“因为鸟是我的。”但剧尾女邻居索要斑鸠,而它也已经变成青鸟时,蒂蒂儿却愉快地送给了邻居。于是,这只真正的青鸟就给予了生病的小女孩以真正的幸福。她的病好了。这个动人的童话表明,青鸟不存在于过去、未来、黑夜或墓地,她永远存在于人类的心灵——当你的心灵无限美好的时候。

《青鸟》以童话般的灵妙手法阐发了人生的真谛。我们在朦胧可辨的诗意描绘中发现了人类积极的精神状态。梅特林克以乐观主义的主导倾向将堕入黑夜与迷惘的人类引导出来。这无疑是一种基督式的拯救。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们将《青鸟》作为在中国上演的第一个外国戏剧的原因所在(1921年)。“青鸟”之路是曲折的,同时更是幸福的。它告诫人们必须牺牲那些渺小的、狭隘的自私的利益与观念,经过磨炼,才可抵达幸福的彼岸。

梅特林克乐观的人道主义思想还表现在他让青鸟从小女孩的手中飞走——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青鸟的真实含义,她的外在形态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青鸟飞走,并不意味着真理的得而复失。虽然她飞走了,但是——

“它无处不在,

在风声里,在海的呼啸里,

在我胸怀的叹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