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1.标题表述不准确,不规范。
阳光下、草坪上、教室里、图书馆里……到处可以看见书不离手的大学生,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自信的笑容。
“你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最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你平时看一本书用多长时间?”……前不久我们对大学生的阅读取向进行了一次访问式调查,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什么书、读多少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有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为了休闲。他们认为,“平时专业课程的阅读量已经很大了,课外阅读当然选择内容较轻松的课外书籍,以缓解读书的压力”。这样的学生大约占44.9%。还有部分同学的课外阅读是为了拓展知识面。这样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只有8%。
大学生不青睐具有专业知识的书籍是否合理呢?不少招聘企业都感慨现在的大学生专业能力很薄弱,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在学校期间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不阅读、不关注相关专业课外书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在回答“你最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时,大多数学生选择报纸杂志。报纸杂志始终占据大学生阅读排行榜的首位。多数学生选择此类书籍的原因大多是“阅读起来方便”和“信息量大,来源广泛,易获得”。调查中发现,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的《文汇报》成为阅读人次最多的报刊,《青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电脑报》、《读者》有一定的市场。在阅读内容上,阅读新闻占61%,领先其他三项,阅读生活信息及收集资料占24%,阅读文学作品占16%,阅读评论文章占18%。
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结构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急需加以正确引导。
2.调查的基本情况表述不完整,缺少调查的对象、调查的范围等具体情况。
3.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连用书名号时,中间不用顿号。
4.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够深入,未指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