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引
一、演说稿的概念
演说稿,又叫演说词、演讲稿,是演说者事先准备的,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是演说活动的文字底稿。演说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演说稿一般专指参与各种演讲比赛、竞选展示等活动的讲稿。广义的演说稿,范围很广,包括各类致辞,如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祝酒词、学术报告、大会发言等各类讲话稿。
二、演说稿的特点
(一)针对性
演说要以思想、主张、情感或事例来晓谕听众、打动听众、感染听众,就要求演说内容具有针对性。第一,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了解受众是提高针对性的前提;第二,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目的,设计有针对性的演说内容。不考虑听众的好恶和接受能力,不考虑演说的目的,再好的演说也无人听。
(二)鼓动性
演说要使听众信服,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使听众热情高涨,被演说者打动。这要求演说者具有鼓动性,反映在演说稿中,就是演说稿在内容上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在语言表达上要态度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口语化
演说包含演和说两个层面,以“说”为主,以“演”为辅。演说是依据有声的口头表达和无声的肢体表演来传递信息的语言交流活动。虽然有非语言交际的体态语来辅助传情达意,但演说者主要通过“说”来向听众传递演说的内容,因此在撰写演说稿时,需要以上口入耳为基本要求。
三、演说稿的种类
按不同划分标准,可将演说稿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内容上分,可分为政治思想演说稿、学术报告演说稿、政策法规演说稿、社交礼仪演说稿等;从方式上分,可分为辩论式演说稿和独白式演说稿;从功能上分,可分为竞选演说稿和就职演说稿等。
四、演说稿的写法
(一)称呼问候语
明确听众的人员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合理的称呼,要涵盖演说现场的所有人,然后加上一句问候语。比如,在学校里发表演说时,可写“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比较正式的工作场合,可写“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如果演说活动邀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人士,可以专门提及,如“尊敬的×××、×××先生,各位来宾、各位同人,大家好!”等。
(二)开场白
演说稿的开场白,相当于一般文章的开头部分,它在整个演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场白有两项功能: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开场白的方式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直陈主题
这种开场,开讲就直奔主题。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听众积极思考,激起听众的好奇心。设计问题时,需要从听众角度来考虑,以听众感兴趣的问题来引起关注。
3.介绍情况,说明缘由
这种开头可以快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让听众明白演说的意图,以便引起听众的重视和配合。
4.引入故事,创设情境
在时间稍长的演说中,可以先讲个故事,将听众带入你要演说的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些问题,从而引出主体内容。
此外,还有名言警句式开场、幽默风趣式开场、一语双关式开场等,演说稿的开场方式,应因人因事因地而不同,结合演说内容和自己的演说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场方式。
(三)主体
演说稿主体部分的写法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安排主体结构。写作和演说时,尽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层次清晰
演说者的思路清晰,听众才能获得层次感。层次是演说稿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它体现着演说者思路展开的步骤,也反映演说者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因为演说诉诸口耳,要让听众听出层次,就需要在文字表达上揭示层次性,可以用表示层次的词语来引出讲话内容。比如:“下面我谈三点想法:一是……二是……三是……(或是首先……其次……最后……)”也就是使用一些序次语来帮助区分层次。
2.承接自然
在起承转合的环节,使用过渡句,让整个演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浑然一体。具体语言手段可选用反复设问、承接词语、分述总括语句等来实现行文的自然承接,比如“刚才讲……”“听……之后,我们再……”“从另方面来说”等过渡段或过渡句。
3.张弛有度
张弛有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演说的节奏感。节奏是演说内容在结构安排上表现出的张弛起伏。这既要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又不能让听众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否则听众会很累。平铺直叙的讲述,会使听众昏昏欲睡;处处激情高昂,会使听众高度紧张。在演说稿的安排上,注意内容的转换要适度,句子句式的使用要多样,内容详略得当,节奏轻重缓急有度。
4.重点突出
没有突出的主题或思想,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演说中心思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反复强调、逻辑推理、重申观点等。要想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共鸣,还需重视材料的运用,精选真实典型、生动形象的材料,材料和观点要高度一致。
(四)结尾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