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四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1.标题:引号使用正确。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

2.正文:为了方便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同学了解学术研讨会的具体情况,邀请函将会议的目的、会议主题、会议子议题、时间地点、日程安排、报到事项等进行了说明,要素俱全。

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

“第四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促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界的广泛沟通和学术交流。工作语言为汉语和英语。在此,我们真诚邀请您前来参加会议。并请您注意以下事项。

3.结构:此函结构不太合理,存在主次不当的问题。会议主题、子议题、日程安排等部分太简略。

4.第五部分:“其他事项”内容过多,篇幅占了邀请函的一半,有喧宾夺主之嫌。“从乘车路线”到“回程车/机票”这部分可作为邀请函的附件,不宜作为邀请函的正文。

一、会议主题:现代话语语言学——传承与发展

二、会议子议题

1)话语语言学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2)文化学中的话语研究

3)传播话语研究

4)话语的跨学科研究

5)中外话语对比研究

6)其他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三、大会语言:汉语和英语

四、会议日程安排:2012年11月30日报到;12月1日会议;2日上午会议。2日晚餐后离会。

五、其他事项

会务费:700元/人(研究生减半),来往交通费用及会议期间住宿费用自理。

报到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乘车路线:北京站乘地铁2号线到建国门,换乘地铁1号线到四惠站,换乘轻轨八通线到中国传媒大学站下车。

从市内来,可乘728路公交车到梆子井站下车;乘1路公交车,在四惠站换乘312路公交车到梆子井站下车;或乘342路、382路、388路、731路、846路公交车到定福庄站下车。

在首都机场站上车,乘359路公交车(首都机场东直门外)到三元桥站下车,换乘731路公交车(顺新百货商场—康城南站)到定福庄站下车:或乘359路公交车到东直门外站下车,换乘815路公交车(二里庄杨闸环岛西)到定福庄站下车。

在首都机场坐机场大巴到国贸站下车,换乘728路公交车到棉子井站下车:或乘坐机场大巴到三元桥站下车,换乘731路公交车到定福庄站下车,机场大巴费用每人16元。

回程车/机票:代表若需购买回程票或机票,请报到时直接与大会会务组联系。

会议论文:与会者请将中英文(中文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于2012年10月30日前邮寄或用电子邮件发送至会务组。用于大会交流的论文由作者自行印刷,请在页眉上注明“第四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字样。

联系人:×××老师

联系地址:(略)

电子信箱:(略)

六、参会确认:收到通知后,请各位与会者根据您的实际需要,务必在2012年10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方式向我们确认以下信息,以便会务组的组织与接待。

第四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2012北京)
回执

5.回执:会议回执部分不宜作为邀请函的正文,可作为邀请函的附件,写在落款之后,可以另起一页单独编排。

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年9月26日

四、倡议书

(一)倡议书的概念

倡议书是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二)倡议书的特点

1.群众性

倡议书不是对某几个人而言的,它往往面向广大群众,或对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发出,甚至向全国发出,所以广泛的群众性是倡议书的根本特征。

2.对象的不确定性

倡议书是要求广大群众响应的,其对象范围往往是不确定的。即便在文中明确了自己的具体对象,但实际上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表示不响应,它本身不具有约束力,而与此无关的别的群众却可以表示响应。

3.公开性

倡议书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它是让广大群众知晓了解,从而激起更多人的响应,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

(三)倡议书的种类

1.从发文的主体来分

(1)个人倡议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关大家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事情、问题,由某一个人首先发起倡导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建议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解决,这种形式的倡议书就是个人倡议书。

(2)集体倡议书。由群众团体或一群人发出某种倡议的倡议书称为集体倡议书。这是由多数人参与发起的。

(3)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倡议书。这种倡议书是由一定的组织单位发起的,它所倡议的内容一般来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活动也将会在一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逐步开展。

2.从倡议的内容来分

(1)针对某一具体生活事件问题的倡议书。这类倡议书往往由某一件具体的事件引起,由此发出的倡议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同时也会引起其他人的警觉和关注。例如《关于少给孩子压岁钱的倡议书》。

(2)针对某种思想意识、精神状况的倡议书。这类倡议书不是由某一具体的事件引起的,而只是希望掀起某种新时尚而发起的倡议。例如《重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倡议书》。这类倡议书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四)倡议书的结构和写法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倡议书的标题一般有三种形式:(1)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2)由倡议内容+文种组成,《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3)由发出倡议者+倡议内容+文种组成,如《山东大学诚信考试倡议书》。

2.称呼

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的开头。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以不用称呼,直接在正文中指出。

3.正文

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倡议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出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地行动。这些因素交代不清楚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要做哪些事情,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都必须一项一项地交代清楚。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的结尾一般不写敬意或祝福的话语。

5.落款

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写明发出倡议者的单位(集体、个人)名称,署上发出倡议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