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引

知识导引

一、报告的概念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的有关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以下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报告行文。

(1)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本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及处理措施。

(2)本单位、本地区出现异常情况或新情况,需要及时告知上级领导机关。

(3)上级领导机关就某个问题询问下级部门,下级部门需要针对询问做出书面回复。

二、报告的特点

(一)单向性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在这方面,报告和请示有较大的不同,请示具有双向性特点,必须有批复与之相对应;报告则是单向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为此要特意提请注意:类似“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二)陈述性

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所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本单位遵照上级的指示,做了什么工作、怎样做的这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必然要一一向上级陈述。反映情况时,也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清楚,向上级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

(三)事后性

在机关工作中,有“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说法。多数报告,都是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或是在某种情况发生之后向上级做出的汇报。

三、报告的种类

(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如《关于我省清理整顿公司工作的报告》。

(二)情况报告

情况报告即向上级机关汇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特殊情况、意外事故及处理情况的报告。如《广州市贸易局关于百货大楼重大火灾事故的报告》。

(三)答复报告

答复报告即对上级机关所询问的问题做出答复的报告。如《××大学关于学生收费情况的报告》。

(四)建议报告

建议报告即向上级机关汇报或提出工作建议、措施的报告。如《关于制止盲目乱建烟叶复烤厂问题的报告》。

四、报告的写作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

报告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如《××大学关于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报告》。

(二)主送机关

报告是上行文,因此只有一个主送机关,主送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行文。若送双重领导机关,除主送外,另一上级可抄送。

(三)正文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缘由、事项、结语三部分组成。各类报告正文的写作要点有所不同。

1.工作报告

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基本教训、今后意见等几部分。这类报告篇幅较长,应恰当安排其层次结构。可标出序数,分条分述,也可列小标题分部分或分问题写。

基本情况可简要交代时间、背景和工作条件;主要成绩应把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叙述清楚;经验体会主要是指对工作实践的理性认识,要从实际工作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存在问题要写出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基本教训是指工作失误的原因和值得吸取的教训;今后意见指改进工作的意见,或者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在这些内容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2.情况报告

情况报告常用于向上级汇报下列事项:(1)严重的灾害、事故、案情、敌情;(2)重要的社情、民情,如社会生活中的新动态和上级某项有关国计民生的新政策、新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及群众的反映等;(3)督促办理或检查某项工作的情况,如财务、税收、物价、质量、安全、卫生等项工作的检查结果;(4)举办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各级各类代表会议的选举结果等;(5)对某项工作造成失误和问题的检讨与反思;(6)其他重要的、特殊的、突出的新情况。

情况报告写法不强求一律,但都要力求做到:(1)内容集中、单一,突出重点,抓住事物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2)把情况和问题讲清楚,把事情的经过、原委、结果、性质写明白;(3)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要写得具体、明确、简要,尤其要注意提出意见、建议的角度,不能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4)理顺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无论是纵式结构还是横式结构,都要脉络清楚、层次分明;(5)写作要及时,以便让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尽快了解重大、特殊、突发的种种新情况。

3.建议报告

建议报告的正文可分为情况分析和意见措施两部分。

情况分析部分或者介绍情况,分析问题;或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或者说明提出意见、建议的目的、原因和依据。这部分一般写得比较简明扼要。其后常以“特提出如下意见(或建议)”“拟采取如下措施”等语领起下文。

意见措施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提出做好某项工作的意见、措施、建议,这是这类报告的重点部分。意见措施部分往往采取条文式的写法,要求写得脉络清楚、逻辑严谨、主次分明。

4.答复报告

答复报告的正文包括答复依据和答复事项两部分内容。

答复依据指上级要求回答的问题,要写得十分简要,有时一两句话即可。

答复事项指针对所提问题答复的意见或处理结果,既要写得周全,又要注意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

(四)落款

在正文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加盖印章。

五、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立意要新

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新颖的观点,从而提炼出能反映本质的、带规律性的主题。

(二)内容要真实、具体

报告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可能亲自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去伪存真。材料要具体,既有概括性的材料,也有典型的具体事例。

(三)重点突出

报告的内容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分清主次轻重。重点的、主要的内容,要安排在前面,应详写;非重点的、次要的内容,可安排在后面,可略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有面上的综合性的情况,做到点面结合,眉目清楚,说服力强。

(四)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